从审美视角看大唐
时间:2022-06-16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保利美术馆的汉白玉佛像。选自《大唐气象—唐朝审美意识研究》
【读书者说】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在漫长的历史中是代表中华文明的标志性朝代。唐朝站在东方的时候,欧洲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美洲还没有被发现。此时的唐朝帝国,无疑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强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各民族都来到了朝鲜,极其繁荣。
盛唐气象也成为后人向往的最高境界,无数人希望梦回唐朝。鉴于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对唐朝的研究可谓铺天盖地。江苏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大唐气象——唐朝审美意识研究》,自诩70多万字。陈和范明华两位资深学者,站在哲学的高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另辟蹊径,以美学的视角看待唐代,多维度、多方面展现其气象之美,令人耳目一新。
大唐气象
大唐气象是什么?什么代表大唐盛世,代表大唐精神?一千个研究者可能有一千个答案。这本书里的两位学者从审美的角度审视唐代,为研究唐代气象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作者全面、完整、系统地梳理了唐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作者从诗歌、散文、小说、文论、书法、绘画、乐舞、雕塑、城建、建筑、园林、儒道释等方面对唐代的审美意识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的研究,多维度地展现了唐代的气象和精神,向读者展示了唐代的美。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每一个小类都做了细致的分析和解剖,做到有意义、有理有据,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分析。脉络清晰,史料翔实,内容丰富,体现了作者广阔的研究视野、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作为一个盛世王朝,气度和时代精神可以说是唐朝的一个鲜明标志。经过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安史之乱后,唐帝国逐渐衰落。但纵观整个唐朝,阳刚、乐观、昂扬、自由,依然是唐朝的总体精神和主流。这种强烈的时代精神自然深深地影响着学者、作家、艺术家,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心理,并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文学、建筑、音乐之中。这种时代精神无处不在,对后世乃至日本文学、艺术、建筑等外国文学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唐朝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有力证明。
大唐之美
唐代文学艺术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与唐代社会环境和时代精神密切相关。文学既是时代精神的载体,也是时代精神的一部分。作者用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时代精神和宏大气魄,在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王昌龄的边塞诗、王波和陈子昂的散文以及唐代建筑和雕塑中都可以看到。唐代诗歌可以说是这种时代精神和审美取向的典型代表。无论是李白的诗,边塞诗,还是王维等人的歌颂自然的诗,还是个人的志向,唐代的诗歌普遍反映了那个强大王朝的积极的时代精神和帝王精神,这在初唐和盛唐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浪漫情怀,这种建功立业的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志向,至今仍在强烈地感染着后人。
唐代这种审美意识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作者以翔实的数据和扎实的研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唐代审美意识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唐代的大环境和大气候,如强大的帝国、开明的政策、自由的氛围、文化自信、对外交流开放、各民族文化融合、文艺百花齐放等。这种社会氛围和大国气度,为文学、艺术、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自由发挥的人文环境。它创造了唐代文学、艺术、文化等各方面的繁荣,使唐代的诗歌、乐舞、绘画、雕塑、建筑等成就为当时世界之最,诗歌成为唐代的一面文化旗帜。
唐朝的盛世和帝王之志,既表现在进取精神和时代精神上,也表现在包容互鉴的宽广胸怀上,表现出强国之志和文化自信。这在初唐和盛唐时期尤为明显。这种文化自信体现在与外界的积极交流,各民族和民间文学艺术的兼收并蓄,这种文化包容自信进一步促进了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并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中。以音乐为例,李世民强调“与人为善”。他在重视宫廷音乐的同时,并不排斥民间音乐。同时,胡音乐被广泛接受和包容。因此《霓裳羽衣曲舞》成为当时最著名的乐舞,标志着唐代音乐美学的最高成就,是盛唐精神的代表之一。
在分析唐代主流审美意识的同时,还系统分析了唐代审美意识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审美风格的演变。除了主流,唐代的文学艺术也保持了风格的多样性,作家艺术家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例如,在诗歌中,既有浪漫主义,也有现实主义;有雄浑慷慨的边塞诗,有王维等人的山水诗,甚至还有宗教诗,其他领域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创作自由的时代,作家的创作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示,人文精神和自由思想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在音乐中,既有春雪,也有下里巴人。正是这种开放、包容、自由的政策,促进了唐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形成了后世无法比拟的文化高峰和唐朝氛围。
学历史是为了参考。今天,我们研究唐代审美意识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对中国人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族伟大复兴,对繁荣新时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对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软实力,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行稳致远。 (作者:汪修荣,系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委会编委、编审)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