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架起艺术通向人民的桥梁
时间:2022-06-15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毛泽东同志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的”,这是文艺工作的立场和服务对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作。”这一论述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脉相承,体现了艺术的“人民性”本质,书法作为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是最能代表民族特色的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然而,从当代书法发展的现状来看,艺术的“人民性”本质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对此,笔者仅从书法的角度解读艺术的服务对象、功能定位和导向。
从服务对象上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立场
艺术的“人民性”首先是艺术为谁服务的问题。进入当代社会,艺术这个大众化的话题往往会受到一些“艺术家”的批判和抵制。在很多艺术家眼里,只有小圈子,没有大社会。他们无视人民作为法官的神圣权利,蔑视人民的艺术需求,甚至以人民看不懂自己的作品为荣。根本原因在于对文艺工作定位的认识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文艺为人民”具有永久的普遍性。从20世纪初的中国新文化运动,到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文艺大发展,再到新文艺的全面复兴,每一个时期的文艺发展都打上了“人”的烙印。尤其是当代书法从精英文化现象转变为大众文化追求,书法艺术的人本特征得到了集中体现。
与时俱进。书法艺术从信息时代的键盘打字到硬笔书写,再到以机器人模拟书写为标志的人工智能。科技的进步都影响了它的审美时尚和发展趋势。在这种多元审美语境下,书法能否与时俱进,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问题。有些书法家认为,艺术作品表达的是书法家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是自娱自乐的学习艺术,所以自我封闭,以求“独”字。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善”。因为艺术的功能从来都是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而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是由感情激发,绕过物理,启迪人们的心灵,绝不会脱离人民的评判而自以为是,自恋。在当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条件下,自我封闭和“独立”绝不是艺术的根基,而是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体现。学习书法不能只强调技术进步,更要注重思想文化水平的全面提高。那种无视人群需求,玩弄笔墨,玩弄技巧,追求所谓纯粹艺术形式之美,以张扬个性为目的,其实是一文不值,无病呻吟,艺术创作的道路只能越走越窄。
从功能定位上理解书法艺术与人民生活的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阐明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当始终是奋斗目标”的论断。在当前社会条件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书法已经从书写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成为一种引人入胜的表达工具,是灵魂中的寄托,是我们认识自己最好的镜子。因此,“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该是书法艺术功能的定位。文艺,不管是高级的还是初级的,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有把文艺活动与时代相结合,才能打动人心
书法是一门技术,一门艺术,是一种文化,一种“人”的知识。书法实用,是因为有记笔记的功能;随着书写手法的完善,美感,即艺术性产生;然后,艺术品质被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所规范、转化和提升,赋予其文化价值。当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汉字作为书写载体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诠释自然变得更加直观和深刻。书法表面是写,本质是写人。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不仅在技术上继承和创新了“二王”的传统笔法,而且从艺术角度创造了独特的书法风格。从“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观念出发,他的书法风格是“人书合一”,具有人文主义风格和家国情怀。我们在欣赏颜真卿的书法时,不仅可以领略到楷书端庄稳重的精神,还可以领略到行书自然洒脱、开放淋漓的审美风格。我们也能从字里行间(包括示意图和正文)感受到作者坚定自信、不屈不挠、令人肃然起敬的民族精神。我们说民族复兴,就是指流淌在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民族精神。因此,书法可以以各种内涵走近普通人的生活,从技艺到艺术,从艺术到艺术,给人以文化的熏陶和享受,给人以放松的时间,给成长中的少年注入精神养分。
从创作导向上把握需求差异与审美引领的关系
当代书法艺术从审美取向和创作取向上面临着“春雪”和“下里巴人”不同审美取向的统一问题。这种统一的前提是确立“艺术为人民”的立场。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用“春雪”和“下巴丽人”形象地概括了“雅”和“俗”两种审美取向,明确指出了提高和普及二者统一性的问题。他说,“没有统一,任何专家的最高艺术必然成为最狭隘的功利主义;要说这也是清高,那只是自封,群众不会认可的。”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一针见血。
我们强调书法以人为本的立场,不是迎合庸俗的审美趣味,也不是以群众的审美眼光为标准,而是以群众的需求为发展导向,进行经典传承、艺术创新和审美引导。如何通过文学批评弘扬真善美,抵制低俗、庸俗、媚俗,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牢牢把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
规律,尊重审美差异,通过学术争鸣,推动形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审美共识。对此,我们既要纠正无视作品的真实客观,一味充当老好人,对明显有问题的文艺作品盲目吹捧、随意拔高的“捧杀”问题,更要抨击不尊重审美差异,对不符合自己审美倾向的作品打棍子、扣帽子甚至攻击谩骂的“棒杀”行为。而对那种迎合低俗审美趣味的“江湖书法”,尤其在自媒体条件下为博人眼球对那种恶俗“书法”进行沉渣泛起式的“宣传”,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和摒弃。加强评论引导,净化审美生态,正是文艺工作者尤其是文艺评论家的使命和担当。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释道思想,给书法的传承与发展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儒家给了书法中正平和,道家则让书法飘逸超迈,佛家赋予它空灵玄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养分,积极进行书法教育和传承,是书法艺术走向大众,在人民中普及和发展的根本保证。这正是我们强调书法艺术的民族文化性的意义所在。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