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祭祀坑 出土文物近1.3万件
时间:2022-06-14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18
记者从6月13日举行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果。自2019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发现6个祭祀坑以来,截至目前,6个祭祀坑共出土编号文物近1.3万件,出土较为完整的文物超过3155件。证明三星堆遗址所属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员。
其中,比较典型的文物有:三号坑金绵居,一尊铜像跪坐其上;四号坑铜像转头跪下;5号坑金绵菊;6号坑玉刀等。7号坑和8号坑又发现了大量造型独特的珍贵文物,正在进行考古发掘。其中,7号坑出土了独特的龟背青铜网格器;8号坑出土了大量体积巨大、造型空前的青铜器,如带金面具的青铜头像和顶部有蛇身的青铜人像。
此轮发掘丰富了三星堆的文化内涵,出土了青铜面具、转头跪下的人、玉刀等前所未见的器物;认为三星堆青铜铸造工艺是扇形铸造法和分体铸造法的结合,采用了铆接、芯骨等技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丝蛋白分析,在许多坑中发现了丝,填补了我国西南地区夏商时期没有丝的空白。通过植物考古,明确了4号坑的骨灰以竹子为主,还有润楠、阔叶树、棕榈科、芦苇、禾本科、甘蓝、大豆、藜等属。表明古蜀气候温暖湿润,祭祀区靠近河流,植被茂密。残留物分析显示,祭祀动物为黄牛和野猪。许多新发现使三星堆遗址的种类和文化内涵更加完整和丰富。
此外,此轮发掘确认了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经过对近200件样品进行14年碳测年,发现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公元前1012年,出土的陶尖底灯、陶领罐、陶折口瓮与金沙遗址兰苑遗址中的同类器物形制相似。可以知道,除了5号坑和6号坑,其他坑的埋葬年代都是一样的,都是商代晚期,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
值得一提的是,此轮发现的一些新文物显示了三星堆遗址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密切文化联系。三号坑和八号坑中发现的铜像、铜缸和铜盂是中原地区殷商文化的典型青铜器。3号坑和4号坑发现的玉琮来自干青地区齐家文化,3号坑、7号坑和8号坑发现的玉琮、玉佩来自齐国文化。神树、顶像跪姿和大量的龙图像表明,三星堆遗址的使用者在自身身份、礼仪、宗教以及对天地自然的认识上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其他民族相似,这肯定说明三星堆遗址所属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员。
三星堆出土文物的清理保护也取得了重要成果。目前已清理出青铜器77件、玉器石器120件、金器44件、象牙678件、象牙雕刻件46件。经过精细、规范的清洗和可逆的物理设置,大嘴雕像、圆口方像、顶像跪姿像、顶坛跪姿像、拧头跪姿像、金面菊、金面具等一批重量级人物实现了“站立”。未来相关文物将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和新馆与公众见面。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