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美术创作发展动向 展现不同民族文化面貌
时间:2022-06-12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主办方供图
6月9日,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第二届论坛视频召开。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秘书长、中国国家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巴西国家美术馆馆长Daniela matera,俄罗斯东方民族国家博物馆馆长Alexander Sedov,印度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Adevita Chalan Goranayake发表主旨演讲,南非Iziko博物馆联盟首席执行官Ruksana Omar作了书面发言。
论坛有“主题演讲”和“联盟工作会议”两项议程。
首先,吴为山介绍了会议的历史沿革和召开这次会议的意义。他说,在网上举办“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第二届论坛”很不容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肆虐,对博物馆、美术馆——线下展览的现有艺术展览模式造成一定冲击,促使文化机构开始思考“我们如何办展、观展”。
近年来,许多机构都在积极地在线上(在云端)耕耘。中国美术馆也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拓宽媒体渠道,策划了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的展示和传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吴为山强调,文化交流的本质在于一张脸、一颗心和一个灵魂。面子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一颗心,就是一颗诚实、真诚、善待对方的心。一个灵魂是共同珍惜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灵魂。只要我们所有人面对面,心连心,我们就可以在人类共同命运的海洋中灵魂相依,血脉相连,相互依存,帮助我们前进。
2018年4月12-13日,本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金砖国家美术馆代表签署了《建立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宣言》,这标志着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秘书处设在中国美术馆。联盟成立以来,为促进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联盟机制作用,联盟各兄弟单位先后在北京举办了“3354个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特展”,设立《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通讯》专刊,印制展览作品集,在俄罗斯国家东方民族艺术博物馆官网设立“金砖专栏”等。馆际交流不断,人文交流更加热烈。这些措施增进了联盟成员之间的友谊,使联盟更具吸引力。
随后,各联盟单位代表分别做了主题发言。本次论坛围绕两个主题:一是“后疫情时代美术馆的交流与发展”,二是“同一片蓝天下的艺术创作”。
Daniela matera非常重视美术馆作为建筑实体和文化载体的功能延伸,对美术馆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她认为,美术馆是“活化石”,为我们提供了保护文化传统、促进当代艺术传播和发展的独特渠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尤其要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为世界多元文明的共存和发展做出贡献。
亚历山大塞多夫对本次论坛的议题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致辞中给予了充分回应。近年来,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俄罗斯东方国家艺术博物馆开展了网上导游、教学、研讨会、讲座等多项文化活动,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了观众的观看和互动体验。他提出,“我们需要适应当前全球博物馆发展面临的新挑战,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可以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上展览交流活动。”
Adeta Chalan Goranayake在演讲中分享了印度就如何推动美术馆发展而策划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特别关注艺术家与建筑师、科学家、音乐家、戏剧家、舞蹈家等不同领域群体的跨界合作,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以美术馆为立足点,将艺术
吴为山在演讲中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因交流互鉴而和谐共存。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论坛成立以来,工作卓有成效。我们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互学、互鉴、共赢的理念,推动联盟活动的持续举办,有效保障联盟的长效化、机制化互动与合作,以人文交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他提出,要从相互展览、学术研讨、学术人员互访学习、云上交流、艺术创作、文化典籍翻译等六个方面继续加强联系与交流,探讨艺术创作的发展趋势,展现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
卢卡莎娜奥马尔祝愿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希望这次讨论富有成果,并期待艺术界从这些互动中受益并繁荣发展。
为发展壮大金砖国家联盟,进一步完善联盟工作机制,经会议表决一致通过《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新成员单位入盟办法》,就疫情常态化形势下“构建小集合交流展示框架”的提案,以及《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通讯》向联盟单位征集稿件的问题达成共识。
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合作局的指导和中国驻金砖国家大使馆文化处的大力支持。近年来,金砖国家美术馆不断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当前,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与合作,以打动人心、引领价值、弘扬卓越。
神的金砖国家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递金砖国家的精神力量。责编:杨子思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