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传统 尊崇经典 中青年书家异军突起
时间:2022-06-04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植根传统 尊崇经典 中青年书家异军突起——第六届甘肃“张芝奖”书法大展观察
近日,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甘肃省书法协会承办的甘肃省第六届张之奖书法展苏州展在酒泉举行,主题为《莫寒丹青颂党恩凝心》新书,受到省内外书法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本届“张志奖”共收到甘肃各市州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免费投稿的书法作品2014件,其中草书作品812件,楷书作品534件,篆书、篆刻作品668件。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14件,展览作品181件,共计195件作品。入选论文20篇。全面展示甘肃当代书法成就,呈现甘肃书法发展的整体面貌,大力推进“书法长征建设工程”和甘肃书法的繁荣发展。甘肃省第六届“张志奖”书法展在兰州成功举办后,应邀赴甘肃省酒泉市嘉峪关市、张掖市、金昌市、瓜州县、通渭县、肃州区等市县区巡展。各路书法爱好者纷纷前往参观,一睹名家风采,感受书法魅力。此次在甘肃通渭展示由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121幅书法作品,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是一次有效的实践。
今年9月,甘肃省书法协会将举办以“庆祝二十大,讴歌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七届“张志奖”书法展,组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回顾第六届展览,我们可以看到它亮点突出,优势明显,表现出了很高的创作水平。
本次展览中,以竹简、写经为艺术风格的书法作品明显增多,地域风格倾向明显。选了20篇书法论文,其中敦煌书法和竹简选了9篇,占近50%。越来越多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开始关注这一点。以甘肃简牍为特征的甘肃地域书法风格逐渐凸显,甘肃简牍书法品牌创建初具规模。近年来,甘肃加强甘肃简牍、敦煌经书的传承和推广,将敦煌书法作为全省书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省华夏文明创新区建设项目,从而启动了敦煌书法的发掘整理工作。《敦煌书法研究论文摘要》 《敦煌书法研究资料汇编》 《敦煌书法史编年图录》 《敦煌书法史史料学》在甘肃卫视丝路大讲堂举办敦煌书法讲座,联合组织敦煌书法论文征集包括理论、历史、美学、技法、考证、教育、评论等。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开展敦煌书法研究,深入挖掘敦煌书法的人文艺术价值,系统梳理敦煌书法发展历史,遴选优秀民族论文。同时,以简牍书法、敦煌经书书法为抓手,发挥敦煌学、简牍学的国际突出地位和优势,携手省市县,打造甘肃地域书法风格新品牌。我们分别举办了两次简牍书法和简牍文化论坛、书法展和写经文化论坛。在简牍、经书的创作和研究上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展现了甘肃书法“书长军”的风貌。在打造甘肃地域书法特色品牌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丝路竹简、敦煌写经的风格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甘肃的地域书法名片正在书法界声名鹊起,走向全国。
从质量上看,作品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创作坚持的理念是
人才是书法繁荣的关键。从社会上看,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小接受专业的书法训练,跟着专业的老师进行系统的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明确,为以后的书法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书法专业,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的书法专业知识、较强的书法专业技能、宽广的文化视野、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学和书法艺术综合运用等工作的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并逐渐成为书法界的新生力量,多次参加展览或在各大展览中获奖。从专业组织来看,近年来,甘肃省书法协会立足人才培养,稳步推进“书法长军”建设工程。依托甘肃丰富的书法资源和庞大的书法研究队伍,培养了一批中青年书法、篆刻、理论研究领军人才,形成了一支重道德、富学识修养、重传承、显个性的书法家队伍。先后举办中国书法协会专题研讨会、全国基层书法骨干培训班,连续四年承担“翰墨薪传暨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工程”西北班培训工作。依托兰州大学等高校资源,多措并举,坚持举办甘肃省书法创作高级班、甘肃省书法创作高级班、全国书展读书会、研讨会等公益性培训。每年,以加强甘肃省书法人才后备军和梯队队伍建设。同时推荐甘肃省50余名青年书法家参加中国文联文学艺术研究所组织的培训,为书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目前,中国书法协会会员473人,甘肃省书法协会会员5064人,甘肃书法爱好者10多万人。中国书法协会、省书法协会会员数量及其在全省人口基数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均居全国前列。书法艺术的群众基础日益雄厚,爱书法、学书法在龙源蔚然成风。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