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华纳艺术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秋庭婴戏图》中的童趣与深意


    时间:2022-05-30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婴儿秋游图(国画)197.5 108.7cm。

    苏汉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但童年的快乐往往要到中年才知道。

    古人也爱童年。他们的世界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将回忆藏在画作中是最浪漫的选择,而承载这些回忆的历史名作也构成了绘画系——婴儿玩耍的独特画面。

    国画的经典传统一直是以山水为主,其次是人物、花鸟、犬马。婴戏图是绘画史上典型的“少数民族题材”,但此类作品也因其“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在宫廷和民间颇为流行。到了北宋时期,婴戏画的创作已成为一大奇观,其中最著名的是宫廷画家苏汉臣。

    苏汉臣的婴儿玩耍图片多种多样,有以端午节为主题的《重午婴戏图》,以宗教习俗为主题的《灌佛戏婴图》,以“推枣磨”为主题的儿童游戏《秋庭婴戏图》等。无论是什么题材,苏汉臣都以其古雅精致的艺术造诣创造了婴戏图的经典风格,不仅在北宋获得了良好的声誉,而且影响了南宋的宋丽和元代的宋丽。不仅如此,苏汉臣创造的婴戏图图案还流行于缫丝、陶瓷、木刻年画等工艺美术和民间艺术中,成为中国吉祥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共同题材。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代缫丝《上元婴戏图》,宋代磁州窑黑花腰圆枕,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明代青花婴戏图圆盒,都可以算是苏汉臣的婴戏图。

    由于苏汉臣在北宋时已名扬天下,而在宋代之前,传世真迹甚少,所以北宋及后世画家常以苏汉臣之名作“伪作”,如《货郎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传世苏汉臣,另有两件小作亦名为《秋庭婴戏图》。

    苏汉臣婴戏图中流传有序、品相极佳的原作不多,其中现藏台北故宫的《秋庭婴戏图》是最值得称道的一件。这幅作品描绘了姐弟俩在秋园一起玩“推枣磨”的游戏场景,是宋代绘画中季节感觉、日常生活和文化隐喻相结合的典范。

    “推枣磨”是一种简单而历史悠久的“益智游戏”,至今仍广泛流行于中原地区。每到秋天枣子成熟的时候,这种季节性的游戏最能赢得孩子们的青睐。他们把摘下来的红枣串在小竹签两端,做成“红枣杆”,再把另一颗红枣切成两半,在底部插上三根短棍,作为磨盘的底座,露出来的一半枣核就成了磨的支点。然后,他们把“红枣杆子”轻放在枣核的顶端,就这样做成了一个可以推着玩的“枣磨”。这个游戏的难度和乐趣在于,在推——的时候,“枣杆”必须保持旋转不倒。一旦倒下,推枣磨的孩子就放弃了。这个简单的游戏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孩子心里却是一件值得花半天时间的乐趣。

    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是以“推枣磨”为主要内容创作的巨轴,画面最生动的部分是对两姐妹推枣磨的表情和动态的刻画。画面左下方,姐姐和哥哥用黑漆加螺丝的圆凳作为游戏的桌面,而右侧系着白红带的姐姐则目不转睛地盯着旋转的枣磨,双手不自觉地左右晃动,生怕杆子突然掉下来。另一边,左边的红衣小弟悄悄将手伸向枣磨,像是打算出其不意地把杆子敲下来。他眼睛睁得大大的,嘴角上扬,一脸调皮的傻笑,好像破坏把戏就要成功了。

    画面右侧有红佛塔、车马轮盘、棋盒、陀螺等精美玩具。圆凳上,还有一对小铜钹散落在地上,而弟弟妹妹则完全沉浸在“推枣磨”的紧张气氛中,对这些精致的玩具视而不见。画家将“圆凳”周围的左右场景并列,一边是简单的自制玩具,一边是精致昂贵的玩具。但是,弟弟妹妹显然对两种玩具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似乎在暗示,在儿童的世界里,玩具粗糙和昂贵并不重要,简单的游戏可能更能创造乐趣。

    《秋庭婴戏图》的成功除了精彩的剧情描述,还在于其独特的构图。如果我们把湖、石、花看作是“自然趣味”的象征,把儿童游戏看作是“人文趣味”的象征,那么这两个符号的对比似乎有着另一种深刻的含义。

    一个笔直的湖石矗立在背景中,周围是芙蓉和雏菊。比起前台的小姨子游戏,显得格外挺拔。在高约2米的大框架中,这幅构图一方面强调了前景中儿童娇小的身影,指出了“婴儿玩耍”的主题;另一方面,它借鉴了北宋“顶天立地”的山水画法,用湖石撑起“盛世繁华”的整体审美气度,把山水画那样“小画题”的作品,变成了具有“纪念性”精神意义的宏大杰作。通过大与小、疏与密、概括与精确的对比描写,画面显得轻松、简单而清晰,两者兼而有之

    再进一步,如果从文化隐喻的角度来看,湖石花木在此处的运用,似乎与中国园林艺术中“叠石为山”的营造美学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画家以湖石比附山岳,将自然山水的意象引入世俗生活的庭院,使“庭院”成为隐逸文化传统中“桃源”意象的现实投射,而姐弟二人围绕圆凳“推枣磨”的场景,也与《水经注·烂柯山传说》中“仙人对弈”的典故遥相呼应。由此,画家将日常生活的花石秋园转化为仙家“洞天福地”的理想世界,也将山水渔樵的“出世之乐”转译成秋庭婴戏的“人间之乐”,在“忘我”和“自得”的意义上实现了对古代隐逸文化的援引和活用,使婴戏图这样的世俗题材产生了某种超越性的出世意味,并以此为基点为北宋画院的婴戏图创作注入了别样的文化内涵,也对中国绘画史传统和山水画思想做出了回应。

    由此可见,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成功地将庭院、孩童、玩具、游戏等要素统合起来,通过华丽的色彩、老到的笔墨和传神的人物创造了表现童年欢乐的经典图像,并在作品的意义结构中巧妙地嵌入关于中国人生命哲学的隐喻,塑造了后世画家们争相效仿的艺术范式。同时,也正是借由苏汉臣的创作,千年前那个姐弟游戏的秋日庭院,得以化生为一种蕴含快乐宝藏和文化密码的艺术符号,在与后世观者的一次次相遇中,使忘我、无邪、自在、朴素的赤子天趣穿越千年而依然饱满。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高仿字画收藏误区:有地位有名气的画家作品不一定值钱
    高仿字画收藏误区:有地位有名气的
      “名利双收,作品未必有价值”  记者:有谁喜欢大量消费仿书画呢?  吴为超:大致有四种:企业家、收藏家、商业捐赠者和少数白领。一般来说,有实力的企业家和资

    -----2021-08-28

    复制市场坎坷发展
    复制市场坎坷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艺术复制市场被激活并启动。流行艺术产品将数字技术引入古代书画仿真制作领域。每个复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临摹一幅很难临摹的画大约需要一

    -----2019-12-28

    水墨画所体现的艺术方向
    水墨画所体现的艺术方向
      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中国画的造型意义在图像时代没有太大的价值。如果一幅国画想要表达社会问题,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达。如果不得不直接使用水墨,主要原因是它直接延续了

    -----2019-12-28

    拍卖名人书信会触犯书画家的权益吗?
    拍卖名人书信会触犯书画家的权益
      据报道,一年前,一起名人寄信侵犯隐私权的事件引起了持续关注。这源于北京中国国际贸易盛嘉拍卖有限公司于2013年6月22日在北京举办一场名为“亦收藏”—&m

    -----2019-12-25

    高仿字画的魅力在于物美价廉
    高仿字画的魅力在于物美价廉
      长期以来,高仿书画因其质优价廉而受到众多书画爱好者的关注。高仿的书法和绘画也是许多相互馈赠的首选。为什么高仿书法和绘画如此受欢迎?让我们一个一个来:  首先,高仿

    -----2019-12-21

    收藏书画要具备那两个方面的能力
    收藏书画要具备那两个方面的能力
      书画收藏是很有学问的。为了满足精华的需求,收藏者必须具备两种能力。  一是要有欣赏书画的能力。从古至今,这种能力都是一个成功的收藏家必备的素质。欣赏能力主要来自

    -----2019-12-19

    收藏沾有“官气”的书画应三思而后行
    收藏沾有“官气”的书画应三思而
      收藏书画的首选是名人的作品。这对每个收藏家来说都是一个明确的做法,有些人也理解名人效应。因此,当收集字画,他们特别注意的总统艺术学院,艺术协会、书法协会的主席,总

    -----2019-12-19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一般来说,一部好的作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 工作必须有个性。如果你没有个性,你就不能谈论风格。如果你总是跟随别人,你将一事无成  不创

    -----2019-12-17

    中国传统书画步入老年期了吗?
    中国传统书画步入老年期了吗?
      之前甘肃书画院曾在兰州金城盆景公园举办了书画展。这次书画展展出了100幅书画作品。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有很多人在读书和画展,但是年轻人很少。基本上,老年人是来参观书

    -----2019-12-16

    一幅好画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
    一幅好画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
      一幅好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它才能真正存在于艺术史中。要做好一幅画,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我们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首先,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必须有特殊的情感,表达特殊的情感

    -----2019-12-13

    别让书画艺术成为权力下的玩物
    别让书画艺术成为权力下的玩物
      古时候,提起名人书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文人墨客。这些有才华的书画名人大多是因其才华和作品而达到一定艺术水平的名人。如王羲之、汤伯虎的书画作品,因其艺术造诣之高,成为

    -----2019-12-11

    诗书画的结合能触动灵魂
    诗书画的结合能触动灵魂
      中国书法从象形到抽象,从实用到诗情画意,都具有当代艺术的特点,笔触和姿态成为书画家毕生的追求。这也是书法线条美的概括。它有一个连贯的氛围,拍下所有事物的图像,并移动它

    -----2019-12-10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