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尤溪:古厝壁画诉乡愁
时间:2022-05-27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尤溪古建筑壁画展继续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博物馆展出。梁文斌摄
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与大和相连的古建筑矗立在青山绿水之间,大量的平面彩绘和灰绘壁画尽管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依然绚丽多彩。
连日来,尤溪古建筑壁画展在尤溪县博物馆持续展出,来自尤溪各地的113幅古建筑壁画照片,诉说着“千年老县城”的风采。
尤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被誉为“千年老县”、“闽中明珠”。据尤溪县博物馆副馆长黄春林介绍,尤溪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圭峰村——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俞井坊郑厝——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2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1处90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564处。
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装饰和美化,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点睛之笔。黄春林说,近年来,尤溪学者致力于系统的文物调查,发现在尤溪城镇的许多古建筑中有大量的平面彩绘和灰色彩绘壁画。
尤溪的飞檐、屋顶、山花、雨脊墙、内隔墙等都有壁画。在许多古代建筑中。历史典故、戏剧故事、名人轶事、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传统图案等。都在画里。然而,比古建筑传统技艺更令人惊叹的是古建筑壁画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是‘伏’的一幅画中隐藏的一个字。原作挂在梅县镇京通村延陵堂正厅,4平米的巨幅‘福’。从远处看有点“花哨”。如果你仔细看,这个词里丰富的内容是惊人的。”黄春林说,“长命百岁”“庆祝千年”这几个字,人丁兴旺,生日礼物数不胜数,完美地诠释了古代人对“幸福”的向往。
说“福”字两边有一副对联,是模仿朱的笔迹写的,“行义,忠孝”这是老祖宗在告诉后代,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保佑。
景村的古建筑大多建于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风格均为山顶单檐吊斗式木构架。经过风吹雨打,一些古建筑破旧不堪,几近倒塌。
2017年,在外创业的村民吴不忍心看着这些怀乡的老房子就这样消失。个人捐款90多万元进行修缮,使古建筑重新焕发光彩。同年,京通村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传统村落和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尤溪县确定为“旧房抢救示范基地”。
“这些壁画展示了尤溪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也饱含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情感,寄托了人们对完整和谐生活的终极追求。”黄春林透露,展览将持续到5月底,引领人们“寻找快乐”、“享受快乐”、“受益”,从古建筑壁画中汲取文化力量。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