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博物馆小镇”呼之欲出
时间:2022-05-21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面积不大,但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为弘扬地方文化,传承石龙精神,石龙镇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石龙博物馆、石龙讨伐博物馆建设如火如荼,中国举重博物馆建设有序推进,民俗展馆欣欣向荣。一个“博物馆小镇”正在从理想走向现实。
让博物馆“活”起来,热起来,动起来。
2021年,“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周恩来总理纪念展”吸引了东莞的目光。2021年7月1日,该展览在石龙博物馆展出,挖掘了周恩来与东莞、与石龙的历史渊源,展示了东莞的党史。原计划展出一个月,但因观众反响热烈而延期至9月1日。期间接待来访团队343个,线上线下总人数超过20万。
80多岁的李先生拄着拐杖蹒跚走进石龙博物馆,与合影留念。他是一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听说石龙有周总理的珍本展览,坚持要妻子和儿子带他去看展览。许多孩子也在父母的带领下观看了展览。4岁的尹俊义跟着妈妈去探望。参观结束后,他在留言墙上画了一幅画,表达对周总理的爱。
据统计,参加过红军讨伐和三大起义的10位新中国战略家、150多位中共党员在石龙战斗生活。还有大元帅大本营遗址、孙中山纪念馆、莫公弼纪念碑、李文甫纪念亭等红色文化资源。2021年以来,石龙镇发布了红色深度游、红色经典游、红色精品游三条红色旅游线路,联动红色旅游和历史文化资源,接待游客超过18万人次。
奇石博物馆是广东省唯一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的镇级博物馆。近年来,博物馆依托省级文保单位中山公园内的历史文物,以及附近的张荫麟、林之勉、陈镜开故居,坚持举办有特色、有动态的展览,讲好石龙故事。龙镇委副书记张同标说:“我们要担负起文化责任,把本土文化整理出来,发扬光大。”
时珍策划了一系列展览,从“大美在斯”到“美在万”,从“古今”到“春秋”,让博物馆“活”起来,热起来。2021年,博物馆举办了8场展览,为市民提供篆刻、瓷器、微雕、瓦当、紫砂等多元文化用品,开展了活字印刷体验、拓片体验、木屐体验等近400项活动,线上线下观众近25万人次。同时利用官方微博和博物馆小程序上传“在线教育文化音频”,让观众“云”展。
位于石龙中山公园另一侧的郑东博物馆充分发挥其优势,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馆内设有党建基地,并提供小剧场作为观众开展中小型党课、交流学习经验的学习场所。2021年,郑东博物馆接待游客2.2万人次;举办党建主题报告、宣讲和党课19场,近2000人参加。郑东博物馆还与村(社区)合作举办“党史课堂”,联合镇妇联、鲁中社区开展“玉兰姐姐”执委讲党史活动,与镇团委联合举办少先队员离队入团仪式,让博物馆动了起来。该博物馆正在挖掘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红军远征的史料,策划专题展览,传承红色文化。
建设博物馆聚集区
石龙镇是远近闻名的“举重之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举重运动员。除了陈镜开之外,还有中国第一枚奥运会举重金牌获得者曾国强、打破四项纪录的叶浩波和打破三项纪录的陈曼琳
如何发扬「举重精神」?龙镇积极建设中国举重博物馆,将其打造成中国举重的保管箱和档案。在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管理中心和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举重博物馆规模不断扩大:建筑面积预计从最初的2000平方米增加到6000平方米,建设资金预计从最初的3000万元增加到1.3亿元。博物馆建设于2019年底开工,一期工程于2021年3月开工。建成后将是国家级举重项目主题博物馆,也是东莞首个国家级体育主题博物馆。“举重文化是石龙的标志,‘举重之乡’的称号让我们骄傲。所以,我很期待中国举重博物馆的落成。”石市民邹晓军说。
为了记录中国举重的历史,讲好中国举重的故事,石龙镇在建设中国举重博物馆的同时,在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的支持下,面向举重运动员征集藏品。目前石龙已经收藏了3700多件,包括世界举重冠军在内的很多举重运动员都捐赠了奖牌等藏品。
另一方面,石龙镇积极开展“举重口述历史”采访活动,组织人员赴全国各地采访38项著名举重运动。
员、教练和行业主管,记录下一代代中国举重人的奋斗与拼搏。当工作人员采访完一位第一代举重运动员后,临走时问他有什么心愿,他说:“希望在我活着的时候,哪怕是躺在病床上,还能看到中国举重博物馆开馆的新闻。”尽管中国举重博物馆还在建设中,但石龙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开展公共教育、如何运营、如何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例如梳理“陈家三杰”(陈镜开、陈满林、陈伟强)的奋斗历史,在中国举重博物馆展览其相关影像、图片资料。张彤飚表示,未来,要通过中国举重博物馆引流,导入培训、游学等相关产业,带动石龙老区活化,使其成为石龙发展的新引擎。
1911年建成通车的广九铁路为石龙带来了便利的交通和繁华的商贸,如今,广九铁路石龙段和石龙火车站仍保存完好。2013年5月,广九铁路石龙南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这个粤港澳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石龙计划以其为依托,建设广九铁路博物馆,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当建设目标实现,加上众多民间收藏家的展示馆,这里将形成一个以中国举重博物馆为核心的多业态博物馆聚集区,更好地展现石龙乃至东莞的历史辉煌和时代气象。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