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和他的学生们以画作传承艺术
时间:2022-05-12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从新时期的美育角度来看,艺术家不仅是美的创造者,也是审美教育者。5月10日,大师之门3354齐白石师生艺术展在广州天河空间(天河艺苑)拉开帷幕,展出齐白石及其弟子的43幅作品,展览持续至5月20日。展览由广州市天河区委宣传部指导,天河区文联、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天河区教育局、盛宝投资控股(广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是天河区文联“师生恋”艺术系列的首场展览。该系列将分为绘画、书法、音乐、雕塑、戏剧、舞蹈等艺术门类。该主题将展示师生的成就,弘扬传承和奉献精神。
大师之门
3354齐白石师生艺术展在广州文艺市民天河空间(天河艺苑)拉开帷幕。
一个
齐白石及其弟子作品43件。
齐白石是中国现代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在中国艺术史上,齐白石堪称全才,诗书画印四绝。他的画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都很出色。其中,他的花鸟画创作突破了传统,代表了当时花鸟画的最高成就。民国以来,中国画坛涌现出一大批有成就的画家,其中不乏出自齐白石之手的,如李苦禅、王雪涛、李可染、陈大羽、卢光照、许麟庐、娄师白、崔子范等。而且都是国画界的重要人物。
策展人胡介绍,齐白石和他的学生等艺术家喜欢画梅、兰、竹、菊、松、柏,以表现优雅的文人情怀和生活情怀。本次展览共展出齐白石及其弟子李苦禅、李可染、王雪涛的43幅作品。其中有齐白石的《多寿图》 《群虾》,李苦禅的《一帆风顺》,李可染的《绿雨》 《雄鹰图》,梅兰芳的《牧牛图》。这些书画有小有大,从简单到丰富;从现实到现实再到深刻的意境;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从与自然的和谐到强调主观感受,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本次展览的艺术顾问陆秋莲现场介绍,齐白石的书画艺术是近几十年来中国艺术市场的重镇,广受藏家青睐。他的艺术改变了国画界的氛围和程式化风格,勇于开拓创新。他创造的“红花墨叶”的画法自成一格,进一步发展了写意花鸟画的画法。他是第一个齐派弟子,1923年师从齐白石。他善于吸收齐白石的技法,发展出一种豪放、瑰丽、传神的写意花鸟风格。
这次展览中有李苦禅的鹰画作品。构图上,作品画面布局饱满,与齐白石构图的朴素完全不同。而且,李苦禅善于运用水墨的浓淡、干湿、色彩的冷端、黑白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充分再现了雄鹰的雄壮形象。
2
用名家艺术展敲开艺术传承的大门
艺术家不仅是美的创造者,也是审美教育者。对于以他为师的学生,齐白石首先教导他们以德立世,注重人格的培养和学识修养的提高;二是因材施教,绝不要求学生好好学习。而是要突出艺术个性,在创新上下功夫,办出自己的特色。三是像对待儿子一样对待徒弟,不遗余力地热心支持。
“老一辈艺术家以德、艺、体,将艺术创作与有效实践相结合,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天河文联主席秦望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深感教育的重大责任和意义。此次,天河区文联将“大师之门——齐白石师生艺术特展”作为“师生情”艺术展的首展,旨在以名家画展打开艺术传承之门。秦望介绍,“师生情”艺术系列将按照绘画、书法、音乐、雕塑、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进行分类,通过艺术来发扬奉献精神,围绕主题展示师生的成果,以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成长的喜悦。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将“师生情深”艺术展打造成一个大众化的品牌,具有社会价值、认可度和鲜明的艺术形象。
主办方表示,美育的目标是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从而陶冶情操,温暖心灵,以美陶冶道德,以德陶冶心灵。希望通过举办“师生情深”系列艺术活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吸引更多人进入美育领域,学会欣赏和享受美,通过审美情趣培养深厚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自信,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推向新的高度。
高光
除了虾,这些都值得一看。
《行书七言联》
齐白石晚年的绘画。画,他把这幅画署名为“90岁的画”。齐白石60岁开始进入花鸟画创作的成熟阶段,八九十岁创作的作品较多
是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此幅《多寿图》是齐白石花鸟画中的精品,其意境雄浑健朗,用笔纵横粗放,设色艳丽浓重。所画寿桃生机勃勃,层次分明,五桃相映成趣,桃叶笔笔见功力,飘逸老辣。《一帆风顺》
尺幅虽小,但内容丰富,看点颇多,乃齐白石山水画中之典型风格。途中下方近景是几株迎风飞扬的柳树,后面是三间茅屋,上方部分景色是江水。他画江水用了虚实变化的手法,看上去颇逼真。远处是一艘帆船,在江中游弋。全景以水墨为主,只用了两种颜色,柳叶以石青铺之,茅屋下的土面,用赭石渲染。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