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喜红色题材油画展“家国情怀”
时间:2022-05-12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帝子冰(油画)罗天喜
4月29日至5月20日,由桂林市委宣传部、桂林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桂林画院承办的“牢记、感恩、奋进,把桂林建成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系列文化旅游活动之一“罗天喜红色题材油画作品捐赠展”在桂林画院美术馆举行。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加油、努力,再长征》,描绘了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25日在广西桂林漓江阳朔段考察;还有罗天喜的40多幅油画,表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新时期军队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
克拉斯科伊在文章《俄罗斯艺术之命运》中说:“我不认为艺术可以与众不同,它只能是民族的。”他认为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思想性,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重大题材艺术创作委员会委员罗天喜在创作中也持这一观点。罗1976年1月入伍,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30多年来,他坚持围绕军队和国防建设主题进行油画创作,紧贴基层部队实际,发挥基层军事文化优势,精心构思,坚持不懈地创作了一大批真情实感的艺术佳作。
创作《南昌起义》时,他专程去江西大饭店旧址——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参观学习。他拍摄、记录和查阅了大量的南昌起义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构思。前期精心的案头工作,使他的《南昌起义》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003010描绘了1949年解放初刚刚进驻上海南京路的某守备部队八连战士,驻守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保持革命军人本色的感人故事,体现了八连官兵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的精神。“民族精神是油画的灵魂,没有思想的作品是苍白的。希望通过这次创作,不仅仅展示人像或某个历史瞬间,更能表达背后的历史故事和解放军坚决听党话、跟党走的精神。”罗对说道。
人民和生命至上是人民军队的一贯职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每当遇到重大灾难、重大风险挑战、重大艰难险阻,人民军队总是挺身而出、全力以赴,在最危险的地方战斗,在最需要的地方冲锋。罗天喜的2020年油画《南京路上好八连》,表现了军队医护人员赶赴武汉的场景,充分体现了这一主题。
历年作品《战“疫”》10301《魂》10101《子堤兵》等。不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历程,而且展示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画卷,更侧重于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经历的长期艰苦的斗争考验, 从战士们的面部特写中凸显伟大的抗洪精神……他笔下的许多军事作品主题鲜明,正如桂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力所说,展出的作品体现了罗天喜的军人血性和宏大的历史观,给观者带来了视觉享受和精神洗礼。
拥抱时代、关注现实、扎根人民,是中国新艺术的重要创作传统,也是中国当代艺术鲜明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格,罗天的一系列民生、乡土、扶贫作品也体现了这一价值取向。《好男儿》10301《200826冰雪路上》等作品,反映了人民幸福安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新成就、新风貌,讴歌了美丽乡村的新变化、新气象。他的创作源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充满活力,具有鲜明的现实属性和时代风格。在这些有生活、有思想、有艺术的油画中,罗天喜更注重个人在大场景中的人性光辉,充满了他的家国情怀。
自称吃了百家饭长大的画家罗在展览开幕时向桂林捐赠了43幅红色题材油画(其中油画30幅,复制品13幅),由桂林画院永久收藏。在他看来,这是“作品来源于生活,现在让原作回归生活”的自然之举。“我奉献这些油画,只是希望通过做这件小事,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唤起更多的艺术家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扎根人民,坚持文艺为社会、为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3354这也是一个老兵的责任和担当。”罗对说道。
“这是桂林画院成立40多年来第一次一次性接受如此大量的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油画作品,对于桂林的文化事业建设来说,无疑是一件喜事。”桂林CPPCC副董事长林忠说。在广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谢琳看来,罗天喜的捐赠是“一种家国情怀,是对党和国家的深情,是一名共产党员、军人、艺术家的责任和担当,是一种使命的体现。这种无私的奉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初心和真诚。”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