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中之“花”,艺苑奇葩——评吴越滨《青瓷艺术史》
时间:2022-05-12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青瓷艺术史》
吴岳斌
江苏凤凰艺术出版社
003010是扬州大学吴主持的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项目的最终成果。是一部围绕青瓷艺术的发展和世界贡献而写的著作,填补了青瓷艺术专题史研究成果发表的空白。
中国青瓷是世界瓷器的鼻祖。是生产时间最长、产出最早、分布最广的代表性瓷器。本书阐述了青瓷艺术的变迁与发展、窑系成就、艺术脉络和历史使命,涉及以下内容:1。夏商周时期青瓷艺术的诞生和起源,以及原始青瓷的转变;工艺、特点、材料、装修、风格等分析。二是晋南北朝青瓷的艺术风格和窑口的个案研究,描述技术创新和佛教文化的多元化变迁。第三,隋唐青瓷技术成熟,窑口、港口遗存整理;酒、诗、画文化下的艺术形式与装饰文化表达:从古代文献看越窑秘色瓷和长沙窑的艺术特色。4.宋元青瓷鼎盛时期,四大青瓷名窑的工艺创作、装饰烧制、艺术风格、案例特点;港口变迁与交流的关系,发掘历史案例,分析汝窑、官窑、哥窑、钧窑、龙泉窑等的精湛技艺和巅峰成因,描述国际影响。五是明清青瓷逐渐退去,分析了明代龙泉关公窑的艺术特点;清代景德镇青瓷,仿龙泉窑与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审美潮流,论青瓷衰落的原因。不及物动词新中国青瓷修复创新成就,新时期青瓷艺术发展成就。七。专题梳理历代流传的青瓷艺术世界史实,以及青瓷“海道”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八。当代艺术创作理念下中国青瓷艺术发展的思考。全书共107幅青瓷艺术彩图。
该书采用文献学、考古学、艺术学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文化、科技等知识论证。本文从历史事实出发,论证了青瓷工艺与文化发展的对立统一。在青瓷艺术发展的内因和促进多元发展的外因上,构建了一个“史论结合”的系统全面的青瓷专题史学术研究体系。
突出千年青瓷本土艺术创作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彰显中国优秀文化,揭示青瓷生产与人文精神需求相融合的一般规律,体现青瓷艺术史在世界艺术史中应有的地位,使《青瓷艺术史》具有较高的文化认知水平。
(作者是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