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运甫介绍_袁运甫作品_当代艺术家
时间:2021-06-24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袁云甫,1933年生于江苏省南通市。
1949年33541952年就读于杭州国立艺术学院,1933年初就读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1954年9月毕业。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即在学院任教。他曾担任特殊艺术和装饰艺术部主任和装饰艺术研究所所长。学院与清华大学合并后,继续担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
袁云甫先生在求学期间,直接受到林风眠、倪一德、黄、潘天寿、李可染、庞薰琹、董、魏天临等名家的指导和影响。这使他从年轻时就获得了各种艺术营养。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和西方艺术的比较研究中,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艺术素养和认知。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袁云甫一直重视对中国传统和民间艺术的研究,他将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情感和地方民间艺术的色彩学注入到他的水粉画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色彩审美精神。
袁先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画的创新。他将西方绘画的创作与中国水墨画相结合,将现代色彩科学和西方绘画的认知方法注入到自己的中国画创作中,促进了中国画的现代化。他的中国画在绘画体裁、画面结构、笔墨色彩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袁先生曾以极大的热情开展他的“三位一体”研究项目。这与“法国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的色彩和表现手法的研究”、“日本绘画的发展历程和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画家的个案研究”、“墨西哥壁画画家薇拉、奥罗斯柯和斯盖洛斯的艺术及其对绘画的影响的研究”有关,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中国色彩水墨新风格。他深入生活,依靠色彩和素描,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进步的优秀作品。
20世纪70年代以来,袁先生致力于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完成各类大型壁画、环境雕塑、风景等公共艺术作品。这些壁画包括:“北京太庙民族仪式壁画《中华和钟》、人民大会堂壁画《千里江山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壁画《晨曦》、香港厅壁画《荷塘香远》、山东厅壁画《泰山》、中国香港特别委员会大楼壁画《祖国大地》、最高法院大楼壁画《高山仰止》、最高检察院壁画《江山胜揽》、中国千年纪念堂壁画《中华千秋颂》和
袁云甫不仅是一位勤于艺术创作实践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勤于理论思考的学者。他出版了四部散文集。《巴山蜀水》 20世纪60年代天津美术出版社。《万里长城》 198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长江万里图》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出版。《峰》 2001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此外,袁先生还出版了《怎样画水粉画》、《装饰绘画散论》、《袁运甫悟艺集》、《有容乃大》等各种画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40年来,编辑过《袁运甫画集》、《袁运甫线描》、《袁运甫彩墨画》(部分卷)等重要学术著作。
袁云甫先生曾在中国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青岛美术馆、南通展览馆、南京师范大学美术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香港艺术中心以及纽约、波士顿、洛杉矶、西雅图、新加坡、巴黎和东京的多家外国美术馆举办画展。
2007年,袁云福先生获得的第六届造型艺术成就奖是造型表演艺术奖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