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天介绍_苏东天作品_当代艺术家
时间:2021-06-03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苏,原名,1941年2月生于浙江宁海。196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历史系;1979年至1984年在中国美术学院王朝文和达尼攻读艺术史硕士学位,并留在中国美术学院;1984年至2000年,在深圳大学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
画家在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史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他们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了《诗经辨义》、《诗经新释选》、《易老子与王弼注辨义》、《徐谓书画艺术》等学术专著。1995年6月被日本创价大学授予“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授予“富士艺术奖”,1998年2月被东洋哲学研究所授予“东洋哲学学术奖”。国际协会会长池田大作在东京富士美术馆旁的古美坪种植了“苏夫妇梅”作为赞美和友谊的纪念。
中国画家从潘天寿开始,其画风是在继承潘天寿、吴昌硕艺术长处的基础上,吸收明清以来大家的精华,顺势而为,力求创新,逐步锻造出一种厚重、宽广、清新、瑰丽的独特艺术风格。喜欢做巨型画框,擅长画梅、竹、藤筐等。他的风格深刻而优雅,浑厚而纯粹,浑厚而美丽,明亮而优雅。苏善用笔力,笔力能挟鼎。他的漏痕和断笔,让他的线条苍劲、柔和、含蓄,他的骨骼强壮,刚柔并济。其神韵生动,意境优美,内涵丰富,境界高,古今罕见。
苏书法是古今结合的独创艺术。其独特的行书,既有金文石鼓文的篆书味,汉北的隶书味,魏北的刀法味,又有二王、柳岩、张须淮肃、东坡谷、明清乃至现代家庭的书味。他的书法综合吸收了正草里的篆书、碑帖,广泛采用,精当宏用,有为与无为相结合,创造了深刻、清新、瑰丽的书法风格。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