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之间”口罩艺术展,呈现夏阳丁立人李山等作品
时间:2020-06-04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呼吸间”面具艺术展近日在上海新桥美术馆展出。据《澎湃新闻》报道,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不仅有90岁高龄的著名艺术家夏阳和丁立人,还有李山、孙亮、张郎郎和罗小平。组织者说,在流行之后,展览使用象征性的和矛盾的词“喊”和“吸”来转喻、嫁接、呈现、延迟差异、提问,甚至反思当前艺术界的一系列“问题”。
这次展览展出了60多件艺术品。除了夏阳、李丁等著名艺术家之外,还有刚刚起步的年轻艺术家和充满希望和童趣的儿童绘画。有非常老的老人,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后浪”。可以说新旧在一起交谈。当代艺术中有前卫的生物艺术、图像、装置和雕塑作品,以及探索东方艺术特征的各种艺术形式,如书写、水墨画、民间艺术、漆器、岩画和歌剧人物的再转变。系统中有严肃的创作,专家和教授的宏大叙事,以及系统外原始涂鸦的痕迹。
其中,夏阳先生和丁立人先生都很老,很受尊敬。至于夏阳先生,60多年前他在台湾创立了东方绘画协会。此后,他搬到了米兰、巴黎、纽约和意大利的其他地方,并于2002年定居上海。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流浪。在经历了“欧洲风格和美丽的雨”之后,他基本上走上了西方当代艺术的道路,走得很早,很前卫,但他最终回到了东方,这是与他自己的血脉和文化根基紧密相连的。夏阳认为,中国民间艺术可以完全转化为现代艺术。“如果你在西方玩另一套把戏,那会很无聊,没有自己的文化根基,也没有什么灵魂。”夏阳和李丁绘画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中国民间艺术现代化,进行新的改造和创造,从而唤起人们对东方艺术的视觉感受和精神共鸣。
90岁的丁立人先生在现场演讲中谈到了东方绘画的特殊性,然后延伸到绘画艺术的具体美学和表现,肯定了本次展览中绘画与面具的结合。
至于展览的名称,策展人认为“呼吸和抽吸不仅指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还指每个人类系统根据其起源而变化,根据其变化而生活的象征。它也是力量场和因果相互作用存在的象征,即非全息生命状态的存在。只有当一个人呼吸顺畅时,他才能享受身心。因此,这是一个人通过自我控制,保持一贯的生活方式,并允许所有的东西呼出和接受新的生活,回到原始思维的原则。”
主办方表示,此次展览旨在正视艺术生态中结构与系统的混合状态,以及在西方当代艺术冲击下的尴尬处境和精神困境,“从近代以来,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机械模仿、跪拜和舔舔,甚至是直截了当的抄袭,当然还有创造性的转化。至于40年的当代艺术,也是喜忧参半。我们必须考虑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即当代中国艺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样的文化价值?”
正在展出的罗小平流行时期雕塑《隔离期手记》,将流行时期社会时事的每日新闻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展示了各种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手法极其丰富,其中有些是关于苦难、恐惧和斗争的。有些是关于无助、帮助和勇气;有很多善良、奉献和牺牲,丰富多样。其中一个,《隔离期手记》,是武汉一位90岁的母亲。为了防止其他家庭成员被她64岁的儿子感染,她冒着独自照顾儿子五天五夜的风险,直到她把他送到隔离病房。她还写了一封无法投递的信,“儿子,等等!……”
此次展览的协调人裴金梅女士表示,疫情不一定会对艺术家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流行态势也给了艺术家一个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的时期,就像中国画的“空白空间”。只有当人们停下脚步,减少社交时,他们才能真正进入自己的内心。这种“呼吸空间”是流行病时期自我意识和自我思考的集体呈现,也是对诗歌和距离的背离。
据悉,本次展览由“艺术品味”和金萱文化赞助,新桥美术馆和上海陈菊企业赞助,将持续到6月30日。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