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华纳艺术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文化产业学科建制化刻不容缓


    时间:2019-06-14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韩晗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开始进入中国高等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开设文化产业课程的高校多达七百余家,当中一部分还可以授予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发展不可谓不快。但时至今日,文化产业仍不是一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甚至二级学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文化产业学”从学科归属上,既可能存在于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之中,也可能存在于文化创意学科群的任何学科之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向勇认为文化产业更适合作为“学科群”发展。笔者拟从文化产业学科建制化具体路径上进行思考,希望能对文化产业学科建制化进程有所裨益。应设立为一级学科与“新闻传播”一样,“文化产业”一旦成为学科,其名当为“文化产业学”。从学科体量上来看,文化产业不可能作为学科门类存在,但它因为具备鲜明的跨学科属性,即使作为二级学科,亦存在着尴尬的局面。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范周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峰认为,文化产业应尽快成为一级学科。笔者认为,在中国的文化产业体系中,“产业”是形式,而“文化”是本质。“文化产业学”最合适的归类,是被设立为“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首先,在内涵上,“文化产业学”所关注的是与艺术有密切关系的问题,目前国内各文化产业教学、科研机构,对于文化产业的认识,绝大多数也将其视作一个与文化艺术有关的课题。因此,“文化产业学”理应作为“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被设立。对于“文化产业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学界也观点各异。范周曾建议,让社会实践成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关键抓手。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牛宏宝则认为,文化产业内部学科划分既应遵循需求逻辑,更应当作学理性及原创性的研究。笔者认为,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许多学科都以社会实践见长,但学科建设不能以实践为抓手,文化产业学科建制化除了重视社会实践之外,更要在历史、理论与评论的研究中推出原创性、高水平成果,形成该学科的“中国学派”。文化产业研究界长期“重实践轻理论、重产业轻文化”,导致文化产业学科建制化步履维艰。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魏鹏举认为,目前中国文化产业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硕士、博士人才稀少,大量人才集中在本专科实践教育阶段,严重制约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后备人才的培养。其次,在逻辑上,“文化产业学”与其他几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关系最为密切,可以形成学科之间的张力与合力,充分服务于我国艺术学研究。2011年从“文学”门类之下独立出来的“艺术学”是我国学科系统中比较年轻的学科门类。具体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五个一级学科,这五个一级学科各自交集不大,并未完整地形成学科之间的互动,而是如五根柱子般鼎立着艺术学大厦。但在其他学科门类当中,各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既是平行关系,更具备交叉性特征,这既是为了服务跨学科研究的大趋势,也为了各一级学科之间可以良性发展。如“文学”门类下的“新闻传播学”与“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门类下的“考古学”与“中国史”,它们彼此之间既是各自独立的平行关系,在教学研究内容上又有相互交叉的一面。“文化产业学”本身具备理论与实践的二重性,它可以与艺术学下设其他五个一级学科分别互动、推动融合,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学科建制化不等于忽视跨学科在“新文科”建设的导向下,与其他许多一级学科一样,今后建制化的“文化产业学”必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科。文化产业学科建制化,目的并非消解其跨学科性,而是更好地利用其跨学科优势服务于文化产业教学、科研与实践工作。总的来说,在推动文化产业学科建制化的同时,应当注重以下两个现实问题。首先,“文化产业学”被设立为“艺术学”门类下一级学科之后,文化产业研究者们应当立足文化本位,在跨学科研究上推出更多创新意识与问题意识兼具的成果。目前文化产业研究,是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出发,进行“各自为政”的发散性研究,本身并不成体系。一旦“文化产业学”被设立为一级学科,今后文化产业研究应当立足文化本位,服务于国家文化建设,为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自信做好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这当然要求研究者们更应以跨学科的问题意识来解决相关问题,研究目的、内容与方式也要更具有创新性与针对性。其次,在人才培养上,可以考虑目前不同研究机构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在主干课程与培养方案制定上形成规范共识;另一方面,在学位授予上允许跨门类。在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很多一级学科已经可以授予不同学科的学位(如心理学、科学技术史、电子科学与技术等),这既考虑到这些学科的跨学科特征,也充分照顾到这些学科的历史发展与现实需求。就目前国内文化产业教学、研究工作而言,确实存在着非常鲜明的跨学科甚至跨门类特征。因此,当“文化产业学”被设立为一级学科之后,一方面应当尽快制定出主干课程与培养方案的全国性规范;另一方面,允许不同的学位点在学位授予上可以跨门类,形成“求同存异”的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新局面。正如云南省社科联研究员范建华所说,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学科体系。文化产业学科建制化刻不容缓,“文化产业学”呼之欲出,我们不但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理论与人才培养模式,更需要对其学科建制化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以服务于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之需,这也是文化产业学者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所在。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高仿字画收藏误区:有地位有名气的画家作品不一定值钱
    高仿字画收藏误区:有地位有名气的
      “名利双收,作品未必有价值”  记者:有谁喜欢大量消费仿书画呢?  吴为超:大致有四种:企业家、收藏家、商业捐赠者和少数白领。一般来说,有实力的企业家和资

    -----2021-08-28

    复制市场坎坷发展
    复制市场坎坷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艺术复制市场被激活并启动。流行艺术产品将数字技术引入古代书画仿真制作领域。每个复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临摹一幅很难临摹的画大约需要一

    -----2019-12-28

    水墨画所体现的艺术方向
    水墨画所体现的艺术方向
      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中国画的造型意义在图像时代没有太大的价值。如果一幅国画想要表达社会问题,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达。如果不得不直接使用水墨,主要原因是它直接延续了

    -----2019-12-28

    拍卖名人书信会触犯书画家的权益吗?
    拍卖名人书信会触犯书画家的权益
      据报道,一年前,一起名人寄信侵犯隐私权的事件引起了持续关注。这源于北京中国国际贸易盛嘉拍卖有限公司于2013年6月22日在北京举办一场名为“亦收藏”—&m

    -----2019-12-25

    高仿字画的魅力在于物美价廉
    高仿字画的魅力在于物美价廉
      长期以来,高仿书画因其质优价廉而受到众多书画爱好者的关注。高仿的书法和绘画也是许多相互馈赠的首选。为什么高仿书法和绘画如此受欢迎?让我们一个一个来:  首先,高仿

    -----2019-12-21

    收藏书画要具备那两个方面的能力
    收藏书画要具备那两个方面的能力
      书画收藏是很有学问的。为了满足精华的需求,收藏者必须具备两种能力。  一是要有欣赏书画的能力。从古至今,这种能力都是一个成功的收藏家必备的素质。欣赏能力主要来自

    -----2019-12-19

    收藏沾有“官气”的书画应三思而后行
    收藏沾有“官气”的书画应三思而
      收藏书画的首选是名人的作品。这对每个收藏家来说都是一个明确的做法,有些人也理解名人效应。因此,当收集字画,他们特别注意的总统艺术学院,艺术协会、书法协会的主席,总

    -----2019-12-19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一般来说,一部好的作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 工作必须有个性。如果你没有个性,你就不能谈论风格。如果你总是跟随别人,你将一事无成  不创

    -----2019-12-17

    中国传统书画步入老年期了吗?
    中国传统书画步入老年期了吗?
      之前甘肃书画院曾在兰州金城盆景公园举办了书画展。这次书画展展出了100幅书画作品。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有很多人在读书和画展,但是年轻人很少。基本上,老年人是来参观书

    -----2019-12-16

    一幅好画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
    一幅好画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
      一幅好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它才能真正存在于艺术史中。要做好一幅画,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我们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首先,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必须有特殊的情感,表达特殊的情感

    -----2019-12-13

    别让书画艺术成为权力下的玩物
    别让书画艺术成为权力下的玩物
      古时候,提起名人书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文人墨客。这些有才华的书画名人大多是因其才华和作品而达到一定艺术水平的名人。如王羲之、汤伯虎的书画作品,因其艺术造诣之高,成为

    -----2019-12-11

    诗书画的结合能触动灵魂
    诗书画的结合能触动灵魂
      中国书法从象形到抽象,从实用到诗情画意,都具有当代艺术的特点,笔触和姿态成为书画家毕生的追求。这也是书法线条美的概括。它有一个连贯的氛围,拍下所有事物的图像,并移动它

    -----2019-12-10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