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集中展出清宫动物造型文物
时间:2022-06-16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36
守卫宫殿的脊兽。韩红摄
“国有祥瑞无尽3354清宫动物造型文物展”15日在沈阳故宫博物院举行,集中展示沈阳故宫博物院清宫动物造型文物及图案。
鸟兽的形状和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源于古代人对自然的崇拜和对世界的敬畏,也蕴含着古代的思想文化和人生哲学。经过一代代的演变和发展,到明清时期,祥瑞鸟和祥瑞兽的象征意义更加丰富和统一,其造型成为精神的体现,思想体现在图案中,最终成为古代社会的鲜明标志。
据沈阳故宫博物院艺术研究部主任富博介绍,本次展览包括“保民生”、“服礼”、“守庙”、“祈福”四个单元。其中,“护一生”单元展示了龙、魁、赤、四神、虎、狮、莲台等吉祥动物造型,并配有琉璃红云锥柄瓶等文物。它们从诞生之初就有着相同的使命,穿着吉祥的衣服,有着超凡的能力,以祈福护佑的姿态庇护着肾脏。
《护殿》单元详细介绍了护宫脊兽。古人在建造宫殿时,就在其中建造瑞兽,希望借助这些象征性的东西辟邪,带来吉祥,避免火灾和灾难。馆长王一楠说,清代宫殿建筑屋顶上的兽是相对固定的,常见的脊兽数量一般都是奇数。小兽数量越多,等级越高。在最高等级的古建筑中,有十个站立的野兽,除了前面骑着凤仙花的那一个,它们依次分布为龙、凤凰、狮子、格鲁、天马、海马、猞猁、斗牛、鱼子和醒狮。沈阳故宫现存的脊兽种类有骑凤仙、龙凤。
此外,“礼遇服务”单元还展出了清代光绪年间黄明丝绸的五彩绣龙袍、清兰宁丝绸的绣金绣袍,以及各级官服的增补。王一楠说,皇帝穿的吉祥服是龙袍,皇帝以下各级大臣穿的吉祥服叫绣袍。袍上装饰的图案都是定制的,有九条五爪蟒供王公、王子、国王使用,九条四爪蟒供贝勒、贝子使用,九条四爪蟒供文武百官使用。在“祈福”单元中,吉祥文化贯穿中国文化发展的始终。在古代,吉祥的载体极其丰富,各种动物造型和纹饰就是其中之一,如羊、麒麟、鹿等。每种动物都有相对吉祥的含义,如“三个杨开泰”、“鹤和鹿在同一个春天”、“和平和大象”、“凤凰于飞”、“第一只爪子”、“从此幸福快乐”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丽丽表示,此次展览的文物藏品反映了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示了他们的思想和文化基因。通过它的解读和展示,公众可以更多地了解传统动物形象及其相关的文化符号。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