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
时间:2022-05-30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阳光下的鼓浪屿像一艘帆船闪耀着独特的气质,古老而青春。海浪拍打着鼓浪屿的岩石,激起的浪花夜以继日地吟唱着这座岛屿的传奇。
民谣变幻的鼓浪屿,与习近平总书记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初,鼓浪屿的情况堪忧:自然景观被侵占,部分人文景观岌岌可危。岛上的标志性建筑八卦楼,年久失修,年久失修。
1986年,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习近平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拨款30万元修缮八卦楼,解了燃眉之急。
“百年建筑的命运从此彻底逆转。”回忆往事,当时主持修复八卦楼的龚洁不禁感慨。
修缮后的八卦楼不仅是鼓浪屿老洋房的典范,也是未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之一,得到世界遗产专家的认可。
鼓浪屿在习近平的心中有着很重的分量。
在厦工作期间,习近平主持编写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并专门附文分析鼓浪屿的价值:
“考虑到我国在城市和景区建设中,能够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结合的人并不多,有必要将鼓浪屿作为国家的瑰宝,在这个高度上统一规划建设和保护。”
"从此,鼓浪屿科学保护的新历程开始了."当时在厦门旅游局工作、参与战略制定的彭万万说,“不局限于风貌建筑,还要从全球的角度保护鼓浪屿。”
秉承当年的战略规划,《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应运而生,保护全岛各级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作为一个“历史国际社区”,鼓浪屿的文物古迹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一个可以感受和触摸的生活环境。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同等保护,鼓浪屿真正‘活’了。”鼓浪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负责人张伟欣说。
现在,鼓浪屿上星罗棋布着各类特色家庭旅馆,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老居民整理并展出了数百张家庭老照片,为游客讲述鼓浪屿的历史故事;社会各界自发征集了上千本闽南人文书籍,用书籍连接过去和未来.
2017年7月,鼓浪屿《世界遗产名录》上市。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申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遗产。我们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完善长效机制,精心保护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海天之间,一座红色穹顶的建筑气势磅礴。鼓浪屿八卦楼作为中国唯一的管风琴博物馆,每年都会组织各种以音乐为主题的活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这座小岛过去的生活融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她现在的生活必将保护和传承岁月沉淀的优秀文化。”管风琴博物馆馆长方斯特说。
现在,许多登上鼓浪屿的人,都会沉浸在它“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非常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的文化熏陶中,会不由自主地感叹和回味这张已经成为世界遗产的中国文化名片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
在漫长的回味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是如此意味深长。
“要本着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妥善处理城市转型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