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画派激情岁月二十年 ——庆祝中国海洋画派创立二十周年
时间:2022-05-29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2022年5月,在全国迎来中共二十大的大好形势下,迎来了中国海洋画派建校20周年。20年来,海洋画派稳步成长,在宣传海洋、提高全民海洋意识、促进中国海洋绘画艺术的普及、传承和发展、推动中国画创新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庆祝海洋画派20岁生日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海洋画派20年来的激情岁月,展望未来,共同为海洋画派的新征程而努力。
2015年第四届海洋画派学术研讨会在海南三亚召开。
2015年沧海松中国海洋画派三亚展开幕式
一、海洋画派的产生与组织发展
中国海洋绘画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海洋画家共同探索、创新、发展、开拓的中国绘画新领域。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人民精神世界前所未有的解放和自由。这促成了中国艺术发展多元化的新局面。
2015海洋画派艺术家联合创作作品长卷《丝绸之路从远古走来》,捐赠海南省人民政府。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强调“要更加关注海洋、了解海洋、管理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海洋画派的艺术实践符合海洋时代发展的主题。他们用海洋绘画艺术表达中华民族的海洋强国梦,讴歌海洋时代,为捍卫中国海洋主权作出艺术回应,使他们的艺术成就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2016《海洋之歌》中国海洋画展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行。
2017《海洋之歌》中国海洋画展在南京江苏大剧院举行。
部分海洋绘画艺术家参加了在舟山举行的2017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
2000年,旅居新加坡的海洋画派创始人宋明远先生提出了新加坡海洋画派(原海石画派)的构想,并开始筹建海洋画派的组织机构。2002年5月30日,经新加坡政府批准,新加坡南洋画院注册成立。同时创立了以中国画理论和技法为支撑的海石画派,成立了海石彩墨(后改为海彩墨)艺术研究中心。因为具有中国画性质的石海学派植根于中国,宋明远先生于2003年回国推动该学派的发展。2004年3月,北京狮城南洋画院在北京注册成立,作为新加坡南洋画院在北京的代表处,也是石海画派在中国唯一的海洋绘画艺术研究机构。根据海洋绘画的创作和理论
研究和海洋文化发展的需要,2005年1月,将海石画派更名为海洋画派,海洋彩墨研究中心更名为海洋画派研究中心。2008——2013年是海洋画派起步大发展时期。此间,吸收了几十位海洋画家加盟海洋画派;《海洋画派》报和《海洋画派网站》创刊上线;中国海洋画派淮北创作基地、新加坡南洋画院淮北办事处等海洋画派艺术机构成立挂牌。2017年4月,经中国太平洋学会批准,成立了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国家二级社团),并先后于2017年、2021年在山东威海乳山、荣成和辽宁大连瓦房店等地新增了海洋画派创作基地。建立了海洋画派各组织的章程、制度,理顺了其间的相互关系,至此,海洋画派发展到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基本健全的健康发展阶段。
2018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在舟山举行
二、海洋画派的艺术成就
(一)海洋画创作成果与展览成就
海洋画派牢记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强调的,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
2019沧海颂宋明远从艺70年汇报展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人美美术馆举行
海洋画派画家,以“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和历史责任感,为中国海洋画的发展打了头阵。创作了彩墨、重彩、水墨、焦墨海洋画,花鸟、人物、神话海洋画以及写意和工写结合的海洋画。
2019第七届海洋画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1.中国海洋画创作成果的历史印记
中国海洋画创始人、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会长宋明远是当代中国海洋画的奠基人,自六十年代以来,创作了大量的海洋画作品,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海洋画艺术,2017年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中国画史上首部中国海洋画大红袍——《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宋明远》。该画集反映了50多年来宋明远海洋画创作的全面貌。在学术上奠定了中国海洋画的历史地位,具有中国海洋画发展重要里程碑意义。其创新性、权威性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与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宋明远著《茶余饭后话沧海》《儿童海洋简笔画》,已成为中国海洋画传承的经典范本,为普及和传承中国海洋画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1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在山东荣成举行
海洋画派研究分会副会长郭文伟,为海洋画派增添了焦墨海洋画新品类,创作了大量的焦墨海洋画作品,填补了焦墨海洋画的艺术空白。 2009和2014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郭文伟山水画集》及包括海洋画作品和理论文章的《郭文伟海洋画艺术》。
海洋画派研究分会副会长邓子敬,发挥个人优势,创作了大量热带雨林海洋画系列作品,出版有《国美画谱邓子敬山水作品选》(2020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和《情益海色·邓子敬中国画长卷》等多部画集,成为海洋画派长卷系列佼佼者。
海洋画派研究分会副会长冯兆平的独特海洋画,由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精选《冯兆平作品精选》(2020年在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他的《风正帆悬》《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丛书—冯兆平》等海洋画作品选也是海洋画派海洋画艺术的一个重要印记。
海洋画派研究分会副会长李锛、陈明和海洋画派研究分会理事韩祖音、李俊香、邴锋等的人物海洋画、人物与花鸟相结合的海洋画和花鸟海洋画、神话海洋画,也都是海洋画派独特创新之代表作。
海洋画派的其他新老画家的海洋画作品,各具特色,都在海洋画派和中国海洋画发展历程中,留有重重的印记。
海洋画派所创作的中国海洋画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海洋画领域乃至中国画坛都是值得自豪的。
2021年6月在山东荣成举行第八届海洋画派工作会议
2.海洋画派主题性创作的骄人成就
海洋画派画家非常重视海洋画主题性创作。宋明远的反映海洋强国建设成就的《沧海颂》《大洋新乐章》《大海依旧在那 中国永远在这》《向海图强》等系列长卷作品和以宋明远主笔、海洋画派十多位画家联袂创作的《丝绸之路从远古走来》长卷等是海洋画派主题创作的代表;邓子敬的《雄关镇海图》等五大长卷系列和《高铁创速震环球,初心牢记从头越》《山海雍和》《绿色家园》系列作品;郭文伟的表现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亚洲最大疏浚船舶《天鲸耀中华》和《经略海洋先行者之歌》等经略海洋及海防主题创作系列;陈明的辽宁舰航母系列主题作品;冯兆平的以我国最早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为内容创作的专主题系列作品;李锛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天涯忠魂颂五公》和《解放海南大战》等系列;应世坤的赞美海洋强国建设中的海洋人物《海风》系列等主题作品;邴锋的《中华魂》二百米长卷作品等等,代表了海洋画派和中国海洋画主题创作的新成就。
毋庸置疑,这些反映时代最强音、展现人民奋斗精神、表现海洋画派画家高尚情操、艺术表现力精湛的优秀海洋画作品,铿锵有力地写就了中国海洋画派的艺术家们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家国情怀,筑起了一座座中国海洋画艺术高峰。
2021首届中国海洋画派课题研究班在山东荣成举行开班仪式
3.海洋画派中国海洋画作品展览成就
二十年来,海洋画派由最初的不约而同的个人行动到统一组织的责任担当之举,一步步都体现海洋画派画家的志愿者精神。自2002年以来,海洋画派画家分别于新加坡、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甘肃、海南、广东等地举办或参加多种艺术交流活动,包括海洋画派开派作品展、海洋画派学术研讨会、海洋画个展、联展,或以海洋画参加全国和地方展览及座谈;宣传海洋,提高群众海洋意识,普及海洋画艺术,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人民艺术家”的艺术宗旨,担当起了用海洋画讴歌新时代的社会责任。
特别是2014年,由宋明远先生发起,在北京举办了海洋画派“沧海颂•宋明远中国海洋画作品展”,并以“沧海颂”为海洋画派艺术品牌,于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在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支持指导下,将“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纳入我国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之一。为搞好“沧海颂”画展,宋明远先生自筹资金,带领海洋画派艺术家们连续八年在北京、三亚、南京、舟山、荣成等地成功举办八届“沧海颂”画展。
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以海洋为主题,以中国画为艺术形式,以宣传海洋、保护海洋、提升全民海洋意识、配合国家海洋宣传活动为主旨,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和展览所在城市人民政府及海洋局等单位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已成为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中富有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展览,成为美术界唯一的中国海洋画专业展览,为中国海洋画的普及、发展、传承做出了历史贡献。
第五届海洋画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二)中国海洋画艺术理论研究成就卓著
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会长宋明远先生身先士卒,他在多家主流媒体和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表了《中国海洋画技法概要》《中国海洋画海水画谱》《中国海洋画的理念诠释与时代精神解读》《中国海洋画之浅论》《茶余饭后话沧海》等理论著作和文章,为推动海洋画理论研究工作起到了模范带头和推动作用。
海洋画派研究分会副会长、海洋画派理论家郭文伟,坚持海洋画创作与理论研究并举,在《中国书画报》《国画家》等几十家媒体发表的《关于中国海洋画界定标准研究》《中国海洋画的艺术创新》《论韩拙“三远”及其与中国海洋画的关系》《焦墨海洋画“飞白皴”技法原理研究》《论散点透视的科学性》等50多篇中国画理论文章,为中国海洋画的创新、发展和理论体系架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海洋画派始终致力于海洋画科进高校,宣传、普及,促进其发展和完善。2021年5月,84岁高龄的海洋画派创始人、海洋画派研究分会会长宋明远,不顾年迈,为了发展海洋画事业,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史上首届“海洋画派课题研究班”上,亲自授课,讲解海洋画派及中国海洋画的产生、发展和中国海洋画技法理论,并指导现场教学实习。对传承中国海洋画,壮大海洋画派队伍,培养海洋画人才,推动海洋画理论研究工作起到了模范推动作用。
同样,海洋画派研究分会副会长郭文伟先生,自2014年4月至今,先后在安徽淮北师大、湛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河南工程学院、河南大学、许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和天津多家艺术团体进行了中国海洋画学术理论与创作的学术讲座,将中国海洋画艺术理论率先引入高等学府课堂,进行中国海洋画教学试验研究,为中国海洋画走进高校做出了贡献。
郭文伟先生还于2021年9月应邀在《作文指导报•中原书画》发表了《关于中国海洋画及其传承发展的思考》向教育界提出了普及中国海洋画的建议;并于2022年4月,他又向中国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将中国海洋画纳入我国美术教学的建议》书面报告。体现了海洋画派对中国海洋画的传承、发展和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责任担当。
为了推动海洋画交流和理论研究工作,海洋画派还于2008年至2021年,举行了八届海洋画派理论研讨会,分别就海洋画创作方向与任务、中国海洋画的界定标准、中国海洋画理念诠释与时代精神解读等议题进行研讨,促进了中国海洋画的创作和理论创新与发展。

出席2021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的部分海洋画派艺术家在宋明远的参展作品前合影
(三)目前海洋画派的艺术实力
目前,海洋画派汇聚了一批当代海洋画精英艺术家,其中有省、市专业画院的领导,专业画家,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津贴获得者,集海洋科技专家与资深学者于一身的海洋画家,他们中有从艺六七十年、从事海洋画创作三四十年的老一辈艺术家,也有年富力强、海洋画技艺精湛的中年画家。近年来,海洋画派中青年艺术家新锐突起,他们以扎实的基本功,以海洋画的新面貌,连连闯过国展大关,连年晋级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们的作品,为世人打开了中国海洋画的新天地,展示出海洋画派艺术家的不凡实力。还有年轻有为的热爱海洋画的青年画家,也用他们的热情与执着为大海讴歌。
海洋画派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为中国海洋画的开创与发展共同努力,做出了历史贡献,真正成为中国海洋画创作的中流砥柱。
三、海洋画派的发展前景
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为海洋画派和中国海洋画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海洋画派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美术理论界的大力支持。
人民美术出版社全力支持海洋画派在人民美术出版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王仲先生出任艺术顾问,央美前党委书记,美学家王宏建先生,人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传席先生,《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先生,《美术报》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晓凌先生,清华美院长聘教授陈池瑜先生,《美术观察》前主编李一先生,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欧京海先生,陕西省美术家协原副主席宋国琦先生,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汪明强先生等著名理论家和学者,都对海洋画派高度认可。
海洋画派20岁,正是风华正茂。在以习主席的文艺思想指导下,海洋画派艺术家们将从“民族复兴伟业”“人民立场”“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正道”五个方面出发,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在中国太平洋学会的直接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海洋画派定将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