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龢:音乐的力量”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 展现礼乐文明发展过程
时间:2022-05-20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分:音乐的力量3354中国早期乐器文化”展览(图片由国家文物局提供,发行)
5月18日上午,在2022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开幕式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为《分:音乐的力量3354中国早期乐器文化》展览拉开帷幕,连接京汉两地。本次展览作为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的配套活动之一,由国家文物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全国多家博物馆共同承办,为期三个月。
音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乐器和音乐的发展见证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包容与和谐共存。"和"的原词"胡",常见于古代乐器铭文中,是描述声音和谐的专用词。
本次展览共征集到来自湖北博物馆、湖南博物馆、四川博物馆等全国15家文化机构的116件展品。本次展览通过展示先秦时期重要的音乐文物,系统展示了中国早期乐器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制作技艺日益成熟、音乐表现日趋完美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礼乐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本次展览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在展览内容上,完整系统地展示了中国早期乐器的发展历程。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乐器遗迹,对早期乐器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完整的梳理。设置了五个单元,分别是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国与世和谐、天地和谐。从乐器的和谐到制度的和谐再到思想的和谐,系统展示了不同发展阶段礼乐文化的形态特征。在展品的选择上,种类丰富,门类齐全,价值巨大。包括重阳铜鼓、秦公仪等知名音乐文物,以及跨湖桥骨哨、石帽口簧、楚季编钟等音乐考古重要新发现。在展示方式上,要力求形象化、形象化。通过视频和音频还原乐器的原始脉络,以及非遗表演和文物展览的结合,让观众体验音乐文化的魅力。展览期间将举办一系列线上线下讲座,向大众传播乐器背后的文物、审美记忆和文化理念。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