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类与大自然在虚拟世界重新链接
时间:2022-05-11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2021年底,脸书更名,专注于构建元宇宙,为人们在虚拟环境中工作、娱乐、交友、购物提供服务。技术正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参与人类生活的进化,加速当代艺术的跨学科进化。
徐杉是一位在新媒体艺术、互动艺术、实验影像、游戏设计等领域都颇有建树的艺术家。从中央美院毕业后,徐珊选择去美国加州艺术学院读研。她追随数字媒体、视觉交互等艺术形式,先后担任2019旧金山设计周、2020北京国际游戏创新大会独立策展人。他的作品不断在世界各地的艺术节和画廊展出,并得到数码收藏家的认可。
“我喜欢把人们认为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时空的事物并置在一起,让作品本身充满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在装置作品《弗洛伊德未完成的梦》中,徐珊通过3D营造出灵动的不真实环境,通过纹理叙事,通过色彩让温暖涌动。“纹理、光线和颜色都有自己的语言。他们可以表达自己,参与互动。”她说。沉迷于“戏剧”的徐山试图用艺术的手段来消解“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偏见”。
从3D建模、动画、VR影像,到技术工具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不断激发徐山的创作灵感。在C4D、Unity等工具的帮助下,徐山创造了《超级斑比》系列,由玻璃、橡胶、花草覆盖,可以反复进行多感官的联觉体验。她把她的工作伙伴命名为虚像。“技术对自然、生活、情感的虚拟运用,必须赋予‘戏剧’的人文价值。”她说。103010第一系列已经全部收集完毕。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徐珊,先后在中国、丹麦、美国、日本留学。在她艺术创作的道路上,Z二代和现实中多元文化的碰撞让她感到压抑和迷茫。借助实验影像《超级斑比》,徐山初步完成了思想的整合和自我的建构。她突破了传统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开始探索新的超现实艺术表现形式。
沿着自己的艺术道路,徐珊试图在现实中寻找潜在的3D场景。在徐珊看来,常见的灌木丛贴在路边当绿化带,看着车来车往,听着匆匆的脚步声,就已经有很多“想法”了。她在生态实验室中扫描并捕捉这些3D的“思想”,将那些难以关注的小空间解码成数字图案,并试图传达它们的“见解”。“现在我们更倾向于通过文字、音视频、虚拟电子人与外界交流。我希望我的艺术表达能分享关于自然的各种信息,直观地描绘看不见的人与自然的羁绊和纠葛。”徐体恤的说道。作为一名新媒体艺术家,徐山正在通过技术加持的戏剧性艺术表现,实现虚拟世界中人类与自然的重新连接。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