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华纳艺术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中间价拍品缘何成为“尴尬”存在


    时间:2019-06-20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2019年北京地区艺术品春季拍卖会逐渐接近尾声,朋友圈少了几件超高价拍品成交刷屏感,拍卖现场的感受就是艺术品收藏的两极分化,形成了一个“M”型。所谓的“M”型是指在拍卖场上,低估价拍品和超高估价拍品获得比较高的人气,介于两者之间的拍品就有点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感觉。在北京诚轩、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现当代艺术专场中,低估价拍品不时引来众人争抢,超高估价拍品也会在几位电话委托中顺利成交,但是中间价位的拍品就让人感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其中原因我们先从选择购买这些不同价位拍品后面的藏家动机说起。低估价拍品后面的藏家一般而言在捡漏和喜欢这两种心理摇摆,这些作品价位不高,如果有捡漏的价格那就是快速获利的良机,相信每一个在市场的人士都希望得到此种机会。另外加上作品的价位也不高,有些作品确实画得比较好,自己也能承受这个价位,买来就当作消费,关键这些作品在将来有一个大概率升值的可能性,所以这部分藏家才会在低估价拍品上争得你去我来,好不热闹。其实经过分解购买低估价拍品中的捡漏和喜欢这两种心理,一种能够短期快速获利,一种在将来有大概率获利,归根结底还是作品具有投资潜力,大家才能争得头破血流,看看中国嘉德当代艺术专场黄予收藏的作品落槌价就能明白一二。对于那些超高估价拍品,背后举牌的藏家的根本目的还是看重作品的投资性价比,他们的动机其实和收藏低价拍品的藏家一样,只是这两个价位的藏家圈子不一样,类似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高价位拍品的藏家圈子有一套他们的游戏规则。他们想的是如何将蛋糕尽量做大,而不是像那些收藏低价位拍品的人士天天盯着自己的利益得失。这两类人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比较低,一来是低价位的作品价格就那么一点,能够在拍场举牌的人士已经经过海选,一般这些低价位拍品在入场客人的承受范围之内。收藏高价位的藏家,他们更加在乎的是投资收益比,而不是刚开始投入的资金多寡。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他们也不会去举那种价位的拍品,所以价格高对他们来说完全不是事,只要接下来还能以更高的价位卖出去就行。但是对于中间价位的藏家就没有这样的感想,他们对于拍品的价格弹性非常微弱,也就是说他们会在一个非常逼仄的价格范围购买一幅中间价位的拍品,一旦突破最高心理价位,他们就会果断放弃。我们可以尝试想一下,能够收藏中间价位拍品的藏家除了中间阶层以外,应该还有那些收藏高价位拍品的藏家。如果中间价位的藏家将手中的货卖给收藏高价位拍品的藏家,那样大概率他能够得到一个比价高的回报,可是一般高价位藏家只会等到这些中间价位拍品涨到一定高价才会去接手,如果作品的价格涨不上去,它是不太可能入那些收藏高价位作品藏家的眼,证明作品暂时还不在他们的关注范围。然而中间价位的拍品向下流动到收藏低价位拍品的藏家的概率也非常低,所以中间价位拍品大概率还是在收藏中间价位藏家之间流动,正如前文说的一样,他们对于作品的价格弹性非常低,超过一定的价位就不太可能有人来接手,这样就导致作品没有流动性,艺术品的流动性本来就非常差,加上这样内在的因素让流动性更加差,那就导致我们在拍卖场看到的现象:低价位和高价位作品被玩得热火朝天,中间价位作品无人问津。这样的现象正常吗?肯定不正常。就如一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应该是依靠庞大的中产阶级,艺术品市场中间价位的拍品应该是最热闹的区域,这才应该是一个良性的艺术循环发展市场,毕竟它们向下空间有限,但是向上有无限的可能性。现实却刚好相反,那我们就只能站在拍卖场之外来看拍卖,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将艺术产业放入到整个经济产业链条中。我们将艺术品三种价位背后的收藏人士归置到整个社会中,他们对应着社会上中下三个群体。上面的群体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非常低,但是却拥有整个社会绝大部分的财富。中间阶层类似于中产阶级,他们理应占据社会的绝大多数,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繁荣起着压仓石的作用。下面的人士在社会中也只相应只有少数的人口,社会会给予他们比较多的关怀。现在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中间阶层逐渐失落,他们向上的可能性逐渐降低,但是向下的概率倒是慢慢提高,这也让中间阶层倍感焦虑,也是他们在艺术市场或者其他消费场所缩手缩脚的主要原因。在艺术品市场,高价位拍品的价格不断创新高,让中间阶层藏家望洋兴叹,他们努力跨越那道拦着他们的门槛,可是发现进入的门槛逐年在抬高,当他们收入的增长速度没法跑赢门槛的抬高速度时,那么他们就会有下沉的风险,让中间阶层如履薄冰,在拍卖场上小心翼翼,因为一不小心会损失比较大的机会成本。下面阶层就没此忧虑,在拍场中那些购买低估价拍品的人,就算购买的拍品造成损失也不伤大雅。在这种“M”型的市场形态中,艺术品市场的整体发展状况就可能不会让绝大部分人满意,因为占绝大多数的中间阶层没法从市场得到相应的回报。尽管市场的发展形态有些畸形,但是市场的运转机制又极其合理,因为在任何投资或者投机市场,游戏规则都是会造成极少数玩家赚钱和绝大部分人亏钱。要是人们觉得在这个市场没法赚钱,可能在他醒悟之后会逐渐选择转身离开,逐渐找到自己的人生新方向。但是我们绝大部分人会选择在一个极大概率会输的游戏里面,还尝试着用尽全身力量去博取一个好的结果。那为何在开始不做出一个好选择呢?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高仿字画收藏误区:有地位有名气的画家作品不一定值钱
    高仿字画收藏误区:有地位有名气的
      “名利双收,作品未必有价值”  记者:有谁喜欢大量消费仿书画呢?  吴为超:大致有四种:企业家、收藏家、商业捐赠者和少数白领。一般来说,有实力的企业家和资

    -----2021-08-28

    复制市场坎坷发展
    复制市场坎坷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艺术复制市场被激活并启动。流行艺术产品将数字技术引入古代书画仿真制作领域。每个复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临摹一幅很难临摹的画大约需要一

    -----2019-12-28

    水墨画所体现的艺术方向
    水墨画所体现的艺术方向
      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中国画的造型意义在图像时代没有太大的价值。如果一幅国画想要表达社会问题,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达。如果不得不直接使用水墨,主要原因是它直接延续了

    -----2019-12-28

    拍卖名人书信会触犯书画家的权益吗?
    拍卖名人书信会触犯书画家的权益
      据报道,一年前,一起名人寄信侵犯隐私权的事件引起了持续关注。这源于北京中国国际贸易盛嘉拍卖有限公司于2013年6月22日在北京举办一场名为“亦收藏”—&m

    -----2019-12-25

    高仿字画的魅力在于物美价廉
    高仿字画的魅力在于物美价廉
      长期以来,高仿书画因其质优价廉而受到众多书画爱好者的关注。高仿的书法和绘画也是许多相互馈赠的首选。为什么高仿书法和绘画如此受欢迎?让我们一个一个来:  首先,高仿

    -----2019-12-21

    收藏书画要具备那两个方面的能力
    收藏书画要具备那两个方面的能力
      书画收藏是很有学问的。为了满足精华的需求,收藏者必须具备两种能力。  一是要有欣赏书画的能力。从古至今,这种能力都是一个成功的收藏家必备的素质。欣赏能力主要来自

    -----2019-12-19

    收藏沾有“官气”的书画应三思而后行
    收藏沾有“官气”的书画应三思而
      收藏书画的首选是名人的作品。这对每个收藏家来说都是一个明确的做法,有些人也理解名人效应。因此,当收集字画,他们特别注意的总统艺术学院,艺术协会、书法协会的主席,总

    -----2019-12-19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一般来说,一部好的作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 工作必须有个性。如果你没有个性,你就不能谈论风格。如果你总是跟随别人,你将一事无成  不创

    -----2019-12-17

    中国传统书画步入老年期了吗?
    中国传统书画步入老年期了吗?
      之前甘肃书画院曾在兰州金城盆景公园举办了书画展。这次书画展展出了100幅书画作品。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有很多人在读书和画展,但是年轻人很少。基本上,老年人是来参观书

    -----2019-12-16

    一幅好画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
    一幅好画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
      一幅好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它才能真正存在于艺术史中。要做好一幅画,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我们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首先,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必须有特殊的情感,表达特殊的情感

    -----2019-12-13

    别让书画艺术成为权力下的玩物
    别让书画艺术成为权力下的玩物
      古时候,提起名人书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文人墨客。这些有才华的书画名人大多是因其才华和作品而达到一定艺术水平的名人。如王羲之、汤伯虎的书画作品,因其艺术造诣之高,成为

    -----2019-12-11

    诗书画的结合能触动灵魂
    诗书画的结合能触动灵魂
      中国书法从象形到抽象,从实用到诗情画意,都具有当代艺术的特点,笔触和姿态成为书画家毕生的追求。这也是书法线条美的概括。它有一个连贯的氛围,拍下所有事物的图像,并移动它

    -----2019-12-10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