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 生态博物馆群让乡村游更添文化底色
时间:2022-06-08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在浙江湖州市安吉县西龙乡上马坎旧石器遗址现场,一群“小记者”正在认真听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学家徐新民讲解上马坎遗址的历史和考古发掘过程。这是近日安吉生态博物馆举办的“3354同乐乡村共荣文化博物馆”中的一幕。
安吉生态博物馆自2008年在浙江省首次提出建设无围墙乡村博物馆以来,在建设、管理、运营过程中,依托博物馆充分挖掘生态文明内涵,率先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打造生态活动品牌,从建筑一地走向世界。
这里是安吉“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理念的发源地,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2008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安吉开始了建设生态博物馆群的实践,提出将全县最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纳入展示范围。
结合安吉人文生态资源分布,安吉生态博物馆采用“一个中心馆、十二个主题生态馆、若干个乡村馆”的馆群框架结构,较好地融合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和产业生态。
该馆是一座充分体现生态文化大县特色,以安吉历史为中心,系统展示安吉传统民俗风情,集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科学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专题博物馆和乡村博物馆分布在安吉的各个乡镇,以展示当地文化特色为主要内容。它们是当地文化积淀的总和,也是展示生态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富镇张村是典型的安吉移民村。张村山民文化与乡村博物馆陈列着300多件藏品,真实、完整、鲜活地展示了安吉山民文化。据村干部赵兴介绍,这是村民捐赠的各种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文物标本。自2009年开放以来,它已经接待了超过10万名游客。
此外,上墅乡王龙村建有手工造纸村博物馆和竹加工造纸体验广场;灵峰街道满堂的曼曼美术馆,通过推广漫画艺术,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在安吉,乡镇村民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旧房旧馆建设了孝文化乡村博物馆、蚕桑文化乡村博物馆、舞龙文化乡村博物馆、尚书文化乡村博物馆等30个乡村博物馆。
2018年,安吉生态博物馆加大投入,新增、改建或升级了一批展厅,并派出专家对乡村博物馆进行实地指导。随着博物馆集群的不断扩大,安吉生态博物馆现已建成70余个校园博物馆,打造“1 X”博物馆集群,涵盖竹文化、白茶文化、民俗文化、自然文化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新型生态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全国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
安吉生态博物馆群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促进了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公众参与”的运作模式,将技术、工艺的展示与各村产业相结合,使经济、生态、文化相得益彰,起到“保护独特文化、维护生态平衡、提升文化自觉、发展社会经济”的作用。
真武是书画大师吴昌硕的故乡。依托丰富的竹子资源和独特的书画优势,真武五村于2009年创办了范文化乡村博物馆。为了与行业紧密结合,2013年,安吉生态博物馆为推广其展览,不仅收集和展出了广泛的扇子艺术品,还特别邀请了制作竹扇的老艺术家张北兴在展厅展示了竹扇的制作过程。辛克
此外,中国竹子博物馆、朗村畲族文化村博物馆、尚书文化村博物馆也实现了以旅游收入维护博物馆。其中,朗村畲族文化乡村博物馆已成为安吉重要的乡村文化旅游景区,促进了当地农民致富。
今年,安吉生态博物馆集团还进行了微改造和精细升级,打造了一批乡村博物馆的文化客厅,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文化底蕴。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