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与数字时代
时间:2022-05-31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隋建国《运动的张力2》未来馆实体图及增强现实效果图
编者按:近日,深圳关山月美术馆2022年“四方沙龙”系列学术讲座首场讲座拉开帷幕,主题为“美术馆与数字时代”。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院长、今日美术馆前策展人高鹏在讲座中畅谈了数字美术馆的未来发展,并分享了他担任艺术策展人期间的数字化实践与思考。
进入数字时代后,艺术也有了更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为了更好地展示艺术作品,未来的美术馆需要承载更多自由的想象力。网络和虚拟世界的出现迫使公共空间发生转移,美术馆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简单的容器而存在。空间不再受限于实体,未来艺术创作将具有多样性和流动性。数字语言的应用、信息的传播、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艺术欣赏模式。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艺术创作的方式必然会发生变化。
数字时代美术馆应该如何更好地履行展示职责?显然,仅仅依附于数字化,仅仅把实体作品的素材保留在互联网上是不够的。网上美术馆的理念从简单的记录逐渐转变为创作,在逐渐发展成熟的道路上被赋予了巨大的传播功能。今天的在线美术馆可以脱离现实,创造一个虚拟空间的“元宇宙”展览。今日美术馆作为中国首家当代美术馆,一直在探索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2015年,今日美术馆推出“今日未来馆”,其技术端和艺术理念在360度全景展示和艺术展览数字化网络再现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旨在探索美术馆最前卫、最具未来感的空间理念。由实体展示、虚拟展示、第三方(增强现实)展示三部分组成。
“未来博物馆”与其他虚拟博物馆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艺术作品需要“创造”,而不是简单的“记录”。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再创作,而不是实体作品的线上保存。它的优势在于能满足艺术家想象的创造力,呈现艺术家理想的“真实”效果。毫无疑问,该博物馆降落在今天的艺术博物馆的场景中,展示艺术家的实物作品。在云托管中,将实现实体馆无法承载的展览——虚拟馆,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文化共生体系,承载上万个展览。如“未来馆”为艺术家打造了专门的展厅,通过两个侧墙投影和前楼层的一面镜子组成的倾斜光带,呈现出一个富有科技感和几何美感的彩色三角形。当观众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展厅里缓缓移动时,随着声音,整个隧道散发出持续而梦幻的光芒,仿佛永远挥之不去,呢喃着“你好温柔”。这样的呈现方式在实体馆几乎不可能实现,无论是展览经费还是场馆本身都无法承受这样的展示。这个“未来馆”的“创造”概念,将逐渐彻底与实体馆区分开来,作为美术馆而非虚拟馆存在。
此外,“未来馆”的部分作品将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呈现在第三空间,作为实体馆和虚拟馆的互动纽带。观众需要通过装有“未来馆”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才能在屏幕上看到虚拟和真实作品的结合,或者完全另一种艺术品的展示。以艺术家隋建国为例。在增强现实部分,原本静止的铁球,在手机屏幕上没有了重力的限制,将不再升上天空。SuzanneAnker老师将自己对生物、艺术、数字化的理解完美的融入到自己的物理作品中,用具体的作品表达了意识和想象源于人脑对信息的自由感知的观点。每个人身体里的美好愿望,就像藏在脑海里不停舞动翅膀的蝴蝶。观众在展厅内用手机的“增强现实”功能扫描作品后,将能够看到高速变化的同一系列作品,这将显著提高艺术作品带来的冲击感和趣味性,使意识的闪烁更具灵性可见性。虚拟模型与实物展品的结合完全超越了传统的展示方式,可以提高观众的互动体验。
2017年,今日美术馆继续拓展未来馆的概念,呈现了第二届“今日未来馆-。zip Future Fantasy”再次面向大众,推出一个全新的集黑科技与艺术于一体的展览,通过观众的想象力和互动参与,沉浸式的体验,声音和视觉的交叉呈现,跨媒体的互动,信息的艺术处理,充分释放展览中的艺术表现力。展览融合不同业态的作品,发起不同维度的参观体验,利用认知世界“界面”的关联和场域差异,开启不同认知维度的探索,为观众编织一个重叠的时间、空间和信息的共生系统,在展览中感受对未来的想象和思考。从第二个今日未来馆的概念开始,未来不仅仅是要由专业人士去研究和预测,而是要在每一个普通观众的想象中,用最大的热情去表达。
第三届“今日未来馆机器人室”在延续和发展前两届未来馆核心理念的同时,将主题聚焦于人工智能AI和人机交互的艺术创作研究方向,邀请更多新锐策展人和艺术家参与项目,拓展未来艺术与人类未来世界的边界。首次在展览体验中开辟了双向展览路线,提出了以人工智能“索菲亚”和“Alexa”为码字的两条展览故事线索。从“探索未来”和“未来考古学”的角度,邀请观众在展览过程中体验不同的策展叙事发展。第三个《今日未来馆》引用了古代哲学对世界起源的启示,从物质的角度到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千百年来关于“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思考;与事物的错误体系,对历史时空中“存在”的认知。在计算机时代,信息在更大范围内传递,图像被创造,电被使用。
脑和其他综合媒体产生的逼真行为逐渐混淆真实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历经了五年三届的“今日未来馆”的探索与沉淀,从2015年提出探索美术馆未来空间的发展理念,到2017年创新打造震撼的全维度沉浸式观展体验,再到2019年再次开拓性地邀请观众与人工智能AI共同探索未来、创作艺术,突破传统新媒体艺术的界限与创作禁锢。借由“未来馆”虚拟馆,今日美术馆也同时为数字媒体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Future云端馆”APP。“今日未来馆”以它创造性,探索性的策展理念,携手大众经历了想象的未来,体验了未来的狂想,最终见证了机器人的到来。最后,我们也不禁再次向自己发问:未来已来,大家准备好了吗?
虚拟美术馆是实体美术馆向虚拟空间的延伸,是对于未来美术馆理想空间的一次探索。“未来馆”将我们生活的已知经验和未知经验,呈现在一个由网络和移动终端所编织的无形的公共领域中,虚拟展览将承袭实体美术馆的展示、教育、娱乐与研究使命,在实体性、虚拟性及与观众互动性等多方面共同推进,完全突破旧有的策展及展示体制,其渐渐显现出来的优势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对于致力于美术馆与数字时代的艺术工作者而言,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院长、今日美术馆原馆长)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