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华纳艺术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美育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专家研讨新时代美育的理论建构


    时间:2022-05-31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日前,“新时代中国美育理论”北大美育论坛暨高校美育精品课程案例交流会在网上举行。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安玉峰在致辞中指出了论坛的宗旨,即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美育精神,践行其“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国内外美育专家就中国美育的历史与思想、中国特色美育的理念与方法、中国高校美育体系的探索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杨力代表主办方主持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杜卫在致辞中提出了当前艺术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的问题,强调了艺术人文教育在树立学生纯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学习艺术不仅需要学习艺术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深刻理解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并从中汲取人文精神。艺术研究不仅要研究艺术技能的发展,还要研究艺术技能发展与文化的关系,揭示艺术技能的深层文化意义和价值。艺术的人文教育是将艺术的人文价值融入教育过程,使学生成为有内涵、有品位、有同理心、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人。人文教育是由艺术教育的人文性决定的,即艺术教育大范畴中的人文教育。

    “只有在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学术修养的基础上,才能有纯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拒绝平庸,鄙视庸俗、媚俗、低俗,具备起码的艺术道德。”他说,艺术人文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认识、体验和领悟古典艺术的人文意义,确立纯粹的人生价值观和艺术价值观。因此,艺术人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倡导人文教育,就是要在艺术技能教育的同时,突出价值教育,培养学生纯粹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价值观。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人文教育要突出经典艺术教育,以艺术经验为基础,需要哲学、历史等文学部门的支持。但是,仍然需要牢牢把握艺术教育本身回归人文教育本位的主题,而不是贴上艺术之外的标签。”杜卫说。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峰解释了完美主义中实用主义与儒家思想的联系与区别。彭峰引用《劳特里奇哲学百科全书》的解释,将完美主义定义为一种道德理论。他介绍,在传统哲学中,不管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美好的生活虽然没有尽头,但是有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是圣人或者神规定的。在这种方向性的完美主义中,虽然有美育的一席之地,但美育是有限的,因为人生一般是“名利-事业”而不是“艺术-审美”。到了后现代或者新实用主义,情况变了,完美主义的追求方向变得不确定。只要做出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就会对整个人类做出贡献。这种完美主义和之前有方向的完美主义完全不同。它没有方向和所有方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通过什么来实现我们的美好生活?应该通过美育和艺术教育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其他方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就成了完美主义中的一个核心话题。”彭锋说,“在后现代和新实用主义阶段,唯美主义可能不是唯美主义,而可能已经变成了消费主义。也就是说,别人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真正被欣赏和追求,而是被消费。他们以牺牲的方式走完了其他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之后,那么就是自我成就,也就是走上了完美主义3354,实际上变成了消费主义。然而在儒家思想中,我们不需要过别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只需要过好自己的生活。我们深挖自己的生活方式,让别人过自己的生活,不消费别人的。这和消费主义完全不同。”

    彭峰认为,真正全面的欣赏是消极的审美,而不是积极的审美。“肯定美学就是最大限度地占有知识,把某样东西放到与他相对应的范畴里去欣赏。消极美学没有范畴,强调审美是一种不受任何范畴束缚的知觉,而不是相应范畴内的正确知觉。所以美育的任务不是增加相关领域的知识,也不是在课堂上增加知识,而是卸下相关领域的负担。”他说。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梳理了中国人“超越美丑”的审美观念。他认为中国传统艺术不以美为目的。它不仅以美为目标,而且对美对人性、文化乃至生活的一些负面影响有着高度的警惕。同时,朱良志还提到了“人们对美的贪婪”的问题。他认为,在美丑之外,应该有一种不言而喻的美。理解美育要超越知识的界限,这样才能理解中西艺术审美的异同。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王德胜提出,要从历史传承和文化适应两个维度充分实现美育理论的当下价值合法性。他认为,所有关于美育的理论思考,都不能不使人深刻认识到:虽然基于以人为本立场的美育理论的系统生成,有其鲜明的现代文化印记,但最终美育理论本身并不是推理的结果,而是人类自始至终致力于自我生命发展的深刻思考。美育理论作为人类思想的表现形式,总是体现在生命活动的现实存在中,既积极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生命发展的意义,又在现实生活的努力中热情地眺望生命的远方。

    :2em;">王德胜表示:“如果说当代美育理论建构的目标,在于着重从当代生活现实出发为人提示生命发展的价值旨趣,在精神养成层面向人提供克服和超越现实生命有限性的审美实践途径,那么,这一建构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就是:在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中,一方面深刻体现当代理论之于人类美育思想观念的历史继承性,以使当代美育理论的深化发展与整个人类对美育问题的观念认识及理论追寻形成有机关联;另一方面又通过新的文化适应性的确立,积极体现当代美育理论的建构追求与现实人生实践的直接关联,凸显美育理论的当代建构视野、当代问题意识和当代实践指向,进而充分实现美育理论的当下价值效度。”

    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成纪细致地阐述了自己对中国美育传统的理解,提出新时代中国美育“绕道西方进入中国”与“绕道历史进入当下”的双重路径。他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中国美育传统可以约化为一种儒家传统,旨在通过教化实现社会政治的良性发展,是以政治主题和伦理主题为中心,而不是围绕着美去建立价值体系,可以称之为一种被建设性叙事主导的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美学学科被引入中国,人们用西方18世纪以来的启蒙美学来认识中国的历史,整体上来讲,是一种“以西解中”或者“以西格中”的方式,推崇的核心概念是“审美的无利害”。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在启蒙和救亡、改造国民性这样一种强烈的社会功利欲求之下,其实是以“无利害”为“利害”,由此就生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审美取向,就是审美功利主义。

    20世纪中国的美育基本上受西方美学解放性叙事的影响,促进人的觉醒和解放,可以把它设定为一种人生美育,这是现代传统。刘成纪认为,近年来,中国的美育呈现一种再造新统的气势。这当然就要重新看待西方文化,也要重新看待民族自身的历史。“这种重新看待,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两句话,第一是要向西方借鉴,绕道西方进入当代中国。同时更重要的是,全面复兴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即绕道历史来进入当下。”他说。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对高校美育课程提出了6点看法:在高等教育中,美育是以美学课程为基础理论、诸艺术门类课程互相支持的课程体系;美育的宗旨是让人成为人;美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进而扩展学生对世界的同情的理解和积极的创造精神;作为一门课程,美育包含美学、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影视艺术、环境艺术以及新媒介艺术;在当代高科技环境中,积极培养学生认知和掌握新兴艺术形式是必要的,但是基于美学的教学宗旨“培养人”,培养学生对经典艺术的认知和体会、对世界同情的理解和积极的创造精神,则更为重要;美育的基本理论课程是美学,不建议在美学之外,另外开设“美育”课程,因为美育是一个课程体系而不是一门课程。

    “关于经典,我认为,经典艺术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捷径,是标志人类精神历程的永恒瑰宝,经典艺术以其超越历史时空的魅力,为我们在高速变化的当代生活中提供精神归宿和生命理想。精神归宿让我们不会在持续前行的时代中失去恒定的信念,生命理想赋予我们在时尚潮流中拒绝沉沦并追求提升的勇气。在当代生活中,经典艺术的魅力同时提供给我们精神归宿和生命理想。经典艺术不是让我们复古,它既是我们的永恒慰藉,但又是无限挑战,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欣赏经典艺术。今天,在某种力量的推动下,有把美育神化的趋势。美育最不需要的是神话,准确讲美育的宗旨就是反神话。”肖鹰说。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高仿字画收藏误区:有地位有名气的画家作品不一定值钱
    高仿字画收藏误区:有地位有名气的
      “名利双收,作品未必有价值”  记者:有谁喜欢大量消费仿书画呢?  吴为超:大致有四种:企业家、收藏家、商业捐赠者和少数白领。一般来说,有实力的企业家和资

    -----2021-08-28

    复制市场坎坷发展
    复制市场坎坷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艺术复制市场被激活并启动。流行艺术产品将数字技术引入古代书画仿真制作领域。每个复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临摹一幅很难临摹的画大约需要一

    -----2019-12-28

    水墨画所体现的艺术方向
    水墨画所体现的艺术方向
      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中国画的造型意义在图像时代没有太大的价值。如果一幅国画想要表达社会问题,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达。如果不得不直接使用水墨,主要原因是它直接延续了

    -----2019-12-28

    拍卖名人书信会触犯书画家的权益吗?
    拍卖名人书信会触犯书画家的权益
      据报道,一年前,一起名人寄信侵犯隐私权的事件引起了持续关注。这源于北京中国国际贸易盛嘉拍卖有限公司于2013年6月22日在北京举办一场名为“亦收藏”—&m

    -----2019-12-25

    高仿字画的魅力在于物美价廉
    高仿字画的魅力在于物美价廉
      长期以来,高仿书画因其质优价廉而受到众多书画爱好者的关注。高仿的书法和绘画也是许多相互馈赠的首选。为什么高仿书法和绘画如此受欢迎?让我们一个一个来:  首先,高仿

    -----2019-12-21

    收藏书画要具备那两个方面的能力
    收藏书画要具备那两个方面的能力
      书画收藏是很有学问的。为了满足精华的需求,收藏者必须具备两种能力。  一是要有欣赏书画的能力。从古至今,这种能力都是一个成功的收藏家必备的素质。欣赏能力主要来自

    -----2019-12-19

    收藏沾有“官气”的书画应三思而后行
    收藏沾有“官气”的书画应三思而
      收藏书画的首选是名人的作品。这对每个收藏家来说都是一个明确的做法,有些人也理解名人效应。因此,当收集字画,他们特别注意的总统艺术学院,艺术协会、书法协会的主席,总

    -----2019-12-19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一般来说,一部好的作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 工作必须有个性。如果你没有个性,你就不能谈论风格。如果你总是跟随别人,你将一事无成  不创

    -----2019-12-17

    中国传统书画步入老年期了吗?
    中国传统书画步入老年期了吗?
      之前甘肃书画院曾在兰州金城盆景公园举办了书画展。这次书画展展出了100幅书画作品。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有很多人在读书和画展,但是年轻人很少。基本上,老年人是来参观书

    -----2019-12-16

    一幅好画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
    一幅好画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
      一幅好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它才能真正存在于艺术史中。要做好一幅画,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我们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首先,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必须有特殊的情感,表达特殊的情感

    -----2019-12-13

    别让书画艺术成为权力下的玩物
    别让书画艺术成为权力下的玩物
      古时候,提起名人书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文人墨客。这些有才华的书画名人大多是因其才华和作品而达到一定艺术水平的名人。如王羲之、汤伯虎的书画作品,因其艺术造诣之高,成为

    -----2019-12-11

    诗书画的结合能触动灵魂
    诗书画的结合能触动灵魂
      中国书法从象形到抽象,从实用到诗情画意,都具有当代艺术的特点,笔触和姿态成为书画家毕生的追求。这也是书法线条美的概括。它有一个连贯的氛围,拍下所有事物的图像,并移动它

    -----2019-12-10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