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华纳艺术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何光锐:谈谈“淡”


    时间:2022-05-31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傅雷先生在他的文章《观画答客问》中曾提出——”.乍一看挺好的,而且越来越累:此才也。一平就越来越好:此妙品也。若初难,不合时宜,久而得之,久而愈爱:此神品也是一品之。”

    老子说“五色致盲,五音失聪,五味提神”。苦、甜、苦、咸、甜、咸、辣、酸。任何单一或强烈的味道都会让人倒胃口。水浒里的男人总喊“口中淡出一只鸟”,但吃一个月的肉恐怕也受不了。相对于奶油的浓浓味道,简单的饭菜更能让人忍很久。

    也许美学上有一定的“阶级性”。学者和诗人似乎对“光”这个词情有独钟。《张翰帖》著名书法家《世说新语》写了一段关于西晋才子汉斯张的轶事,“张在罗,见秋风起,思吴中菜汤栖,曰:‘命贵,何以守官千里,以作贵人衔?然后我开车回家。“一碗莼菜汤,能使人弃官归家,可见‘轻’的魅力。叶圣陶先生还写了一篇很漂亮的文章,题目是《藕与莼菜》,专门讲解了莼菜的魅力。”(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在于好汤。但那鲜艳的绿色,浓郁的诗意,淡而无味的味道,实在令人神往。"

    鲁青《慈云》论茶说:“真正的茶是香香草,清幽而不苦。轻啜的时候似乎没有味道。喝了之后,感觉牙齿和脸颊之间有一种平和的气息,这种无味甚至有味道。”

    无味的味道是最好的味道。这自然让人想起“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等类似的玄妙说法。仔细想想,那些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珍贵食材,比如海参、鱼翅、燕窝,基本都是“食之无味”的。由于自身的弱点,它可以吸收、吸引、包容、调和其他的味道。

    当然,这里所说的“淡”和“无味”,并不是像白开水那样缺乏内涵,而是强调其魅力的单纯和纯粹。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对他的好友梅的诗赞不绝口,认为其美在于三三五四的“平淡”。“古老而平淡的文字,才有真正的味道,但大勺子要用山珍海味来装点”。“轻”,所以能“真”;“真”,所以可以“轻”。“大汤”,不一定要加调料调味。他还用了另一个比喻来形容自己“平淡”的感觉:“初尝就像吃橄榄,但真正的味道更持久”。

    苏轼和他的侄子舒云说:“一个人当作家,他应该使天气壮丽,多彩,成熟,但它是平原。其实并不平淡华丽。”至于陶渊明,他“开了一篇永远的散文诗”,他的评价是“好实用,充满了细腻。”

    纯真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它既是艺术家个人艺术生命的成长规律,也是任何艺术门类走向高级阶段的必然现象。这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尤为明显。从宫殿的豪华丽景,逐渐进入小三建院的“荒凉冷清”境地。色彩由金、蓝、绿的工笔设色,变为拓片、点画的水墨浓淡。

    五代董源被认为是“南宗”山水画的鼻祖。米芾认为他的风格“平淡天真,唐代无此”,曾称赞他“峰峦遍野,云遮雾绕,不装滑稽,都是天真”。元代的倪云林将这种平淡随性的风格推向了极致。

    明代董其昌一生追求“古而轻”。他把“古拙天真”作为“士气”和“书卷气”的具体描述和评价标准,把“古拙”从绘画的意境和风格延伸到笔法。他认为粗拙是技法的成熟,是技道合一的境界。

    “光”,所以可以是长,可以是远,可以是简,可以是古,可以是静,可以是简单,可以是平和,可以是自然,可以是含蓄,可以是意味深长。因此,有平淡,冲淡,简单,古风

    强烈的风格和丰富的味道可以吸引人一时,但也容易让人厌烦和“反胃”。老子说:“享乐与鱼饵,不要再擦肩而过。道从口入,食之无味,观之不足,听之不足,用之不得。”苏辙在《老子解》一书中对这句话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把一个路人拦下来,找乐子,给别人设个诱饵,这还不够吗?但是,当诱饵用尽的时候,他就会放弃,而如果这个世界不知道什么是好,他就不会放弃。”精彩的是最后一句,“不知道什么是好,就不会放弃。”这正是傅雷所说的“看到了就好,看到了就累。”当你看到它,你会变得更好。含蓄简单,可以持久,“什么都可以”。

    那么,怎么可能是“轻”呢?“光”,其实是比其他风格更强烈、更丰富、更中性的超越,所以恰恰是简单、贫穷的对立面,就像白色是所有颜色的合成。在艺术创作中,“轻”是“匠心独运,得益于雕琢”,是各种规律和技法的和谐统一和自由驾驭,经过多次尝试达到完美。因此,梅余省自己也感叹:“诗无古今,但难使其平淡”。

    当然,任何风格的产生都离不开先天和后天。要理解和追求“平淡”的境界,首先需要有一个崇高的胸襟,一个远大的志向,一个高尚的胸怀。古人说“人轻如菊”,因为菊花的古朴典雅,比得上世态独立的从容淡定。

    古人云:“无为而无不为。

    以明志”,是矣。但这句话也可以倒过来讲,非明志,亦不足以淡泊也。

    假如跟那些私欲旺盛的人,奢谈什么“平淡”之妙,难免会遭到他们的嗤笑。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高仿字画收藏误区:有地位有名气的画家作品不一定值钱
    高仿字画收藏误区:有地位有名气的
      “名利双收,作品未必有价值”  记者:有谁喜欢大量消费仿书画呢?  吴为超:大致有四种:企业家、收藏家、商业捐赠者和少数白领。一般来说,有实力的企业家和资

    -----2021-08-28

    复制市场坎坷发展
    复制市场坎坷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艺术复制市场被激活并启动。流行艺术产品将数字技术引入古代书画仿真制作领域。每个复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临摹一幅很难临摹的画大约需要一

    -----2019-12-28

    水墨画所体现的艺术方向
    水墨画所体现的艺术方向
      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中国画的造型意义在图像时代没有太大的价值。如果一幅国画想要表达社会问题,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达。如果不得不直接使用水墨,主要原因是它直接延续了

    -----2019-12-28

    拍卖名人书信会触犯书画家的权益吗?
    拍卖名人书信会触犯书画家的权益
      据报道,一年前,一起名人寄信侵犯隐私权的事件引起了持续关注。这源于北京中国国际贸易盛嘉拍卖有限公司于2013年6月22日在北京举办一场名为“亦收藏”—&m

    -----2019-12-25

    高仿字画的魅力在于物美价廉
    高仿字画的魅力在于物美价廉
      长期以来,高仿书画因其质优价廉而受到众多书画爱好者的关注。高仿的书法和绘画也是许多相互馈赠的首选。为什么高仿书法和绘画如此受欢迎?让我们一个一个来:  首先,高仿

    -----2019-12-21

    收藏书画要具备那两个方面的能力
    收藏书画要具备那两个方面的能力
      书画收藏是很有学问的。为了满足精华的需求,收藏者必须具备两种能力。  一是要有欣赏书画的能力。从古至今,这种能力都是一个成功的收藏家必备的素质。欣赏能力主要来自

    -----2019-12-19

    收藏沾有“官气”的书画应三思而后行
    收藏沾有“官气”的书画应三思而
      收藏书画的首选是名人的作品。这对每个收藏家来说都是一个明确的做法,有些人也理解名人效应。因此,当收集字画,他们特别注意的总统艺术学院,艺术协会、书法协会的主席,总

    -----2019-12-19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一般来说,一部好的作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 工作必须有个性。如果你没有个性,你就不能谈论风格。如果你总是跟随别人,你将一事无成  不创

    -----2019-12-17

    中国传统书画步入老年期了吗?
    中国传统书画步入老年期了吗?
      之前甘肃书画院曾在兰州金城盆景公园举办了书画展。这次书画展展出了100幅书画作品。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有很多人在读书和画展,但是年轻人很少。基本上,老年人是来参观书

    -----2019-12-16

    一幅好画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
    一幅好画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
      一幅好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它才能真正存在于艺术史中。要做好一幅画,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我们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首先,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必须有特殊的情感,表达特殊的情感

    -----2019-12-13

    别让书画艺术成为权力下的玩物
    别让书画艺术成为权力下的玩物
      古时候,提起名人书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文人墨客。这些有才华的书画名人大多是因其才华和作品而达到一定艺术水平的名人。如王羲之、汤伯虎的书画作品,因其艺术造诣之高,成为

    -----2019-12-11

    诗书画的结合能触动灵魂
    诗书画的结合能触动灵魂
      中国书法从象形到抽象,从实用到诗情画意,都具有当代艺术的特点,笔触和姿态成为书画家毕生的追求。这也是书法线条美的概括。它有一个连贯的氛围,拍下所有事物的图像,并移动它

    -----2019-12-10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