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里的中国元素
时间:2022-05-21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说到标志设计,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被咬的“苹果”还是简单的“支票”?在社交网络发达、信息交流频繁的今天,你可能已经习惯了这些标志。但仔细想想,他们为什么能无形中打动你,让你“一眼就看出来”?简单而独特,文化而艺术,大气而有视觉冲击力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
事实上,无论是广告还是logo设计,能不能让大众喜欢,能不能牢牢记住,是衡量其成功的重要标准。只有标志深入人心,企业才能不断向大众传达自己的品牌和理念,进而推广自己的产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批高水平的标志作品层出不穷。仔细品味这些迹象,并试图反复理解它们。他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设计理念中。特别是很多标志善于拆解和妙用汉字。
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例。大家一定都看过北京冬奥会的会徽“冬之梦”,它是奥林匹克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粗略地看一下会徽,一个大写的“冬”字映入眼帘。定睛一看,“冬”字不简单。它不仅使用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形式,还包括滑雪者和滑冰者的形状。舞蹈线条流畅,富有节奏感,表现了起伏的山脉、体育场、雪滑梯和场地节日中舞动的彩带.一个会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居然融合衍生出这么多形象,让人忍不住叫好。正如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艺术总监、冬奥会会徽设计者林存真所说,中国书法艺术水平非常高,在国际上认可度很高。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也是造型艺术家的重要灵感来源。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个标志是基于中国古代硬币和“中”字。古钱币设计有圆形和方形的框线,中间有方孔,上下有竖线组成“中”字形状,传达天圆地方的意思,给人一种古朴、稳重、易辨认的感觉,寓意深刻,颇具中国风。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中国的民族品牌“永久”自行车,设计师将“永久”两个汉字“揉合”成一辆自行车,通俗易懂,妙笔生花。中国也有很多大学校徽的设计,体现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是经典,今天北大还在用。篆书“北京大学”由三个大字组成,徽章形似瓦卒,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当然,除了汉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图案也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灵感之一。北京冬奥会工作人员和技术官员的制服很有代表性。这套服装上的山形图案主要采用瑞白过渡色设计,灰白色的雪山充满了中国水墨画的韵味。这个设计被国际奥委会评价为“像一幅中国古画”。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但在创作时,仍需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创新,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审美意识相结合,以符合现代审美习惯,从而更好地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创作出更多引领潮流的经典地标作品。
(作者:王清韵,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