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 麦田里“长”出一座博物馆
时间:2022-05-21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博物馆遇上麦田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作为“519中国旅游日”的重头戏之一,5月17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的“第四届全域文旅创作者大会暨麦田里的博物馆”在位于河南郑州的“唯豫剧幻城”开幕。
在“唯豫剧幻城”滚滚麦浪中,贾胡骨笛、富豪李尊、联和方壶、凌渡方鼎、武曌金竹简等著名文物的仿制品跨越千年,展现了黄河文明的辉煌,给观众带来了一场文化艺术的视觉盛宴。
这个“麦田里的博物馆”由河南省博物馆牵头,联合河南省12家博物馆,共挑选了39件文物仿制品进行展出。展览分为“礼乐之城”、“鼎立”、“绵延”三个章节。展品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代,从春秋时代到宋元时代,跨越数千年。
展品中,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骨笛”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有“中国第一笛”的美誉;商代晚期“女喜枭”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鸟形酒雕,是中国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被誉为“东方最美的青铜器”;商代早期的“凌渡方鼎”是已知最早、体积最大、铸造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青铜器。它不仅是中国青铜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原文明起源的象征。唐代的“武曌金简”上有许多武则天创造的人物,被称为唯一现存的属于武则天的文物。还有北宋的“汝窑天蓝釉刻鹅颈瓶”,在汝窑传世品中堪称前无古人。它被誉为稀世珍宝,独一无二.
《只有豫剧幻城》为什么会有大片麦田?据了解,话剧定居团《唯河南话剧幻城》于2021年正式开播。这是王潮歌导演继《印象》《再见》系列之后,全新文化作品3354《唯一的城市》系列的代表作。它以黄河文明为创作基础,以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以独特的“幻城”建筑为载体,讲述了“黄河,土地,城市”的独特亮点是21个剧院,328米长的巨型夯土墙,宏伟的100亩麦田和56个不同的网格空间。
为什么要把博物馆放在麦田里?主办方说:“黄河孕育生机,文物反映历史,麦穗继续繁盛。在中原小麦即将成熟的时候,把黄河文化孕育的文物投入麦田,意在展示土地与传承,小麦与文明,历史与我们。同时,也希望大众能从展览中领略到这片土地上礼仪礼仪的魅力、立足中原的勇气和生生不息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博物院“豫来于超”文创品牌店也于5月18日正式入驻“唯豫剧幻城”。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河南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出现了一批富有历史文化气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爆款产品”。0030101《唐宫夜宴》等“中国节”系列节目,通过创意激活和技术赋能,加速将河南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不断推动具有中原特色的国潮、国风文化旅游业态精彩纷呈,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展现满满的文化自信。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延青表示,河南正在探索一条民族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的“河南之路”。随着文化、旅游、文化与创新融合战略的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文化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