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何香凝逝世50周年暨何香凝美术馆开馆25周年展
时间:2022-05-17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何香凝,1914年
6349cm彩色真丝仿制品
何香凝艺术收藏
为纪念何香凝先生对新中国中国革命和侨务事业的巨大贡献,受中央统战部委托,日前,“纪念何香凝逝世50周年暨何香凝美术馆开馆25周年”活动在何香凝美术馆举行。
何香凝(1878-1972),香港人,祖籍广东南海县棉村,出生于棉村居士、双清地主家庭。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是现代中国的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
1903年,何香凝和丈夫廖赴日留学。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先生投入辛亥革命、讨伐军阀等斗争,后投身中国民主革命。1949年后,何香凝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侨务委员会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何香凝的艺术创作与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在长期的艺术活动和创作中,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画气势磅礴,寓意深刻,抒情明朗,常以描绘松、梅、狮、虎、山川为题材,是她70年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正如毛泽东所称赞的,“王先生的画充满了斗争”。但是很多中国艺术家和国家领导人都把她的画做得比较凝重。她的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据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贤亮介绍,自1997年建成开放以来,这个古朴典雅的公共空间不仅是保存、研究、展示和推广何香凝艺术和革命精神的中心,更是呈现了一场“当代美术馆”的理论探索。何香凝美术馆至今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围绕“何香凝”的时代和身份,策划了何香凝及其时代、女性艺术研究、近现代美术史、海外华人艺术、地域艺术文化研究等不同的美术史主题,每年推出特定的专题研究展览,以整理和保存相关美术史文献为主要学术工作。
展览由七个单元组成:1。何香凝艺术与研究文献展,——,犹如韩梅节;2.我们的事业:25年来的机构、事件、人物;3.多维空间:公共空间与艺术的探讨:四。作为学术研究的规划;5.万川的《入海》:海外华人的艺术与生存:第六,作为知识输出的空间;七。面向未来的愿景:创办特色图书馆,以学术为先。总共展出了106件各种类型的作品和许多艺术文献。其中1-3号馆“何宋节”展出何香凝绘画作品35幅,纪念何香凝先生逝世50周年。
展览将持续到7月3日。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