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奉化博物馆:让历史融入当代生活
时间:2022-05-13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探索工业遗迹向现代博物馆转化的奥秘,还可以开启‘时光之旅’,阅读城市文化。”在位于浙江宁波奉化河畔的奉化博物馆,观众李先生感叹道。
废弃多年后,这座曾经炼钢发电、冒着黑烟的厂房已经改造成了奉化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重回人们的视野。在近日公布的第19届(2021年)国家博物馆十大展览初评名单上,2020年正式开馆的奉化博物馆从全国200多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登上终评名单。
“要了解奉化的历史,最好的课堂是博物馆,这里有大型的幻灯片互动触摸屏和各种沉浸式场景。我经常带孩子来。”赵女士说。
奉化博物园有三个永久展厅和五个临时展厅。博物馆展示了奉化从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到秦汉、唐宋、明清、民国等时期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包括各类精美瓷器、玉器、书画,涵盖名人、名师、家族文化、宁波帮文化等。博物馆里有6万多件文物和珍宝。其中,东汉青瓷绳纹瓷罐、民国木雕船鼓为国家一级文物。
《山海交响曲》奉化历史文明展作为奉化博物馆的基础展,以编年史诗的形式,构建了一部文物、文献、历史遗迹相结合的奉化历史立体化教材。它还原了历史的原貌,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全面再现了奉化的演变。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长度318米,展出文物1095件/套,让观众一睹宁波古代城市文明的脉络。
“通过体验式学习,学生们不仅知道了奉化东汉西平墓发掘的故事,还知道了散落在奉化各处的优秀石刻,学会了如何制作小拓本,见证了宣纸变拓片的奇妙过程……”奉化江口小学的一位老师说,博物馆已经成为他们学校的第二课堂。奉化博物馆依托自身平台和资源,以“展教融合”为理念,策划开展各类延伸教育活动。自2020年6月开业以来,已举办专题教育活动358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先后被授予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中小学科研实践基地、宁波市海外华人文化交流基地、宁波市海峡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基地。
“早就听说奉化博物馆外的广场很特别。钢筋、红砖、光影、历史与现代交织在一起。一上午拍了近百张照片,收获颇丰……”摄影爱好者陈辰说,奉化博物馆是许多摄影师不能错过的宝藏。它可以让观众享受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奉化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是80年代的奉化热电厂,是奉化区的文物保护点。2016年,当地政府开始改造。博物馆主体建筑由原火力发电厂发电车间改建而成。烟囱、煤场、沉淀池、冷凝塔、滑道、输煤皮带等其他部分,以及老厂房的梁柱钢架结构、混凝土墙体、耐火砖等部分均保持原样。这座建筑本身就是最大的展品。
奉化博物馆馆长王玮说,根据展览的要求,修缮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再现了建筑的原始风貌。在高空悬挂的大煤斗下,创造性地设计观众的躺椅,打造博物馆的网络名人打卡点。弱化大面积空调出风口墙面,打造城市的记忆空间,让观展无违和感。79.8米长的输煤斜坡带也进行了改造
“工业遗产是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见证。火电厂废弃后,我们在系统修复和功能拓展的基础上,通过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造,秉承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理念,让历史与时代碰撞,这也赋予了博物馆独特的历史厚度和生命力。”王玮说。如今的风华博物馆已经成为当地新的地标,保留着凤城的工业历史记忆。
奉化河畔的博物馆,汇集了这座城市的精致、自然的质朴和现代的简约。博物馆区草坪碧绿,树木繁茂,高大的烟囱成为奉化不可或缺的城市地标。市民和游客走进以奉化博物馆为中心的“1986城市文化中心”艺术园区,在“现代与复古、工业与文艺”的氛围中漫步、放松。
“对于博物馆来说,旧工业遗迹是活的展品。我们致力于将过去与现在融为一体,服务于当代生活。”王玮说,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体验“穿越之旅”,聆听家乡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了解古老的传统礼仪,欣赏奉化先民的生活用具,品尝家乡特有的古代美食。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